全靠手機、iPad或遙控器操作,對控制平臺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設計不好,消費者使用起來反而更不方便。
盡管越來越多的普通家電進入操作系統時代,讓更多的家電智能起來,但近年智能家居或智能家電的普及仍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究其原因,海爾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莉認為,目前家庭網絡產業的標準組織和產業聯盟比較多,不同標準的產品目前還不能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個產業的快速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關于智能家居系統國內主要的標準包括由信息產業部牽頭,聯想和TCL、康佳、海信、長城等廠商聯合發起組建的“閃聯”標準,以及由海爾集團主導,海爾、清華同方、上海廣電、春蘭集團等共同發起的“E佳家”標準,此外還有國外通用的DLNA標準,采用不同標準的產品不能兼容。李莉表示,“目前比較緊迫的事情就是不同標準組織之間加強溝通與協調,爭取早日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
不僅如此,李玉軍還告訴記者,目前標準制定的速度遠遠落后于產業發展的速度,從而導致一些產品的新功能連接到智能家居系統內就無法實現。
同時,商業模式不明確也影響了智能家居的推進。李莉介紹,智能家居是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運營商、設備接入商、增值服務商、硬件軟件提供商、智能小區開發商、智能家居廠家、信息家電廠家等一系列商家的合作與配合,需要實現多方利益的多贏。李玉軍認為,目前產業鏈還沒有完全形成,也沒有固定的盈利模式,一切都還在探索之中。
而智能家居系統安裝和用戶使用的復雜性,也是亟待廠商解決的問題。李玉軍表示,智能家居系統要求將很多的家電設備連接到一起,但每個家電設備的物理環境不一樣,這就給安裝連接設置了門檻,同時,多設備的使用,全靠手機、iPad或者遙控器操作,對控制平臺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設計不好,消費者使用起來反而更不方便。
因此,智能家居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融合家庭生活中的單個設備,為人們提供綜合性的服務,而且操作性更強,附加值更高,“可以用五個A來概括,Anyone、Anytime、Anywhere、Anyway、Anyproduct,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讓消費者安裝更方便,操作更簡單,使用更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