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智能醫療,是將物聯網技術用于醫療領域,借助數字化、可視化模式,將有限的醫療資源實現更多人的共享。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政策優先扶持、行業技術相對成熟、實際應用前景可期。在政策扶持方面,工信部將重點支持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防、智能醫療與智能家居九大領域。其中,智能醫療行業將成為未來重點內容之一。
就行業技術而言,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醫療必將成為實用性強、貼近民生、市場需求較為旺盛的重點發展領域。舉例來說,當前國家正大力監管濫用抗生素問題。智能醫療在電子病歷上的應用,能夠將一個病人的所有醫療情況都通過后臺數據庫記錄在案。未來通過智能醫療就可以實現對病人就診情況的實時控制。
隨著新醫改的推進,國家在增加公共衛生領域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除來自新醫改的投入外,國家自籌以及社會資本的參與都將促使智能醫療的快速發展。未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增長幅度至少將以30%的速度增長。
雖然智能醫療的發展空間巨大,但智能醫療的商業模式仍不夠明確。國家正在緊鑼密鼓的制定更具體的智能醫療政策,未來產業的發展將會受到大力的扶植。在智能醫療和醫療信息化的投資方面能加大力度,建立防御系統,把醫院的前沿延伸,把醫院的作用向社區、家庭以及偏遠農村輻射,提升預防疾病的意識,實現全社會的健康管理,使智能醫療發揮更積極意義。智能醫療,任重道遠。
美國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投資500億美元推動進一步采用醫療信息技術,這個計劃將會包括對電子處方的額外激勵措施。如《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消息,從2009年5月開始,美國的官方醫療保險制度Medicare,開始實行一種新的措施:向那些為病人開電子處方的醫生支付獎金。此外,一些私人醫療保險項目也開始提供額外獎金,以及數字手持設備等免費設備。一個科技公司組成的聯合會正在向醫生提供免費軟件,鼓勵他們拋棄傳統的處方紙簽。在過去的一年中,美國使用電子處方的醫生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達到了大約7萬人。
從中美對比來看,智能醫療的發展水平雖處于不同的歷史時期,但很明顯,智能醫療趨勢已無法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