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是省人醫浦口分院手術間,另一端是20公里以外的省人醫本部會議室。7月3日上午9時,浦口分院手術室已做好了一切準備,普外科江平主任醫師團隊向在本部“指揮室”的省人醫黨委書記、乳腺外科專家唐金海教授匯報病情。本部現場,在5G+ MR(混合現實)遠程技術支持下,唐金海在虛擬現實投影板上的手術視野上進行切口設計,準確地畫出手術切口部位的線段,“精準指導”浦口分院手術團隊的手術路徑。確認無誤后,唐金海隨即宣布:手術開始!一場無聲的戰役隨即在5G和MR的加持下悄然打響。
唐金海目不轉睛盯著屏幕,畫面中術野清晰無卡頓。畫面另一頭,浦口分院手術團隊按照術前既定的手術方案開始手術。主刀醫生不時通過平板設備與20公里以外的唐金海對話。“對,就這樣切除,非常好!”唐金海頻頻點頭也不忘時刻提醒著:“注意這根血管,小心點……”“皮瓣厚度如何把握?”“肋間臂神經是否保留?”……手術過程中,浦口那端實時提問,本部這端唐金海及時解答。2小時后,腫瘤被完美切除。
“基于混合現實遠程手術,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因物理距離病人無法享受優質醫療資源的問題;隨著醫學混合現實和5G技術的成熟,遠程手術操作的延遲顯著降低,極大提升醫生操作體驗與手術質量,也將助力遠程醫療技術的真正普及。”唐金海表示,5G+MR將讓大醫院與基層醫院之間的會診更加普及,可廣泛應用于各類疑難重癥的診治,推動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天安門廣場進入5G時代?有了5G,能給市民帶來這些體驗
昨天下午,伴隨著天安門廣場多個5G站點的正式開通,北京聯通率先實現對廣場的5G聯通信號全面覆蓋,這也標志著天安門廣場正式進入5G時代。
經測試,天安門廣場上行速度可達到200Mbps、下行速度可達到2.6Gbps。這些站點的開通,意味著天安門廣場變身為“5G智能廣場”。
有了5G能給市民帶來什么?北京聯通方面介紹,5G網絡信號更好、下載速度將更快,除能滿足大量人群場景下的高速上網、隨時隨地移動支付需求外,還可支持4K高清視頻通話、超高清多路視頻回傳等業務,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
5g應用領域有哪些
車聯網與自動駕駛
車聯網技術經歷了利用有線通信的路側單元(道路提示牌)以及2G/3G/4G網絡承載車載信息服務的階段,正在依托高速移動的通信技術,逐步步入自動駕駛時代。根據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汽車發展規劃,依托傳輸速率更高、時延更低的5G網絡,將在2025年全面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市場規模達到1萬億美元 。
外科手術
2019年1月19日,中國一名外科醫生利用5G技術實施了全球首例遠程外科手術。這名醫生在福建省利用5G網絡,操控30英里(約合48公里)以外一個偏遠地區的機械臂進行手術。在進行的手術中,由于延時只有0.1秒,外科醫生用5G網絡切除了一只實驗動物的肝臟。5G技術的其他好處還包括大幅減少了下載時間,下載速度從每秒約20兆字節上升到每秒50千兆字節——相當于在1秒鐘內下載超過10部高清影片。5G技術最直接的應用很可能是改善視頻通話和游戲體驗,但機器人手術很有可能給專業外科醫生為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實施手術帶來很大希望。
5G技術將開辟許多新的應用領域,以前的移動數據傳輸標準對這些領域來說還不夠快。5G網絡的速度和較低的延時性首次滿足了遠程呈現、甚至遠程手術的要求。
智能電網
因電網高安全性要求與全覆蓋的廣度特性,智能電網必須在海量連接以及廣覆蓋的測量處理體系中,做到99.999%的高可靠度;超大數量末端設備的同時接入、小于20 ms的超低時延,以及終端深度覆蓋、信號平穩等是其可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