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范圍來看,大多數國家的人口問題,是影響本國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問題,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來看,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長期來看是低于預期的,這種趨勢勢必會導致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勞動力老化的范圍逐步擴大,這回嚴重影響未來經濟的活力和發展,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老齡化的日益增多,也給老年產業帶來發展的契機,加快發展老齡事業和產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老年人有尊嚴有質量生活、提高國民幸福指數的有力支撐,也是拉動內需、擴大就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從我國目前的養老形式來看,主要是以家庭、機構和社區為主,隨著家庭架構的變化和未來人口老年化的嚴重,傳統的養老模式無法全面滿足和適應養老需求,未來的養老需求,需要新型的、多元化的解決方案來進行老年人看護和療養。在全球范圍內,依托新技術的智慧養老都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增長點,而且這個需求空間是龐大的,截至2019年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7603萬人,占12.6%。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和發展老齡產業,智慧健康在物聯網技術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在物聯網中應用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智能信息產品等信息技術與傳統健康養老深度融合,從業形成具有科技手段的智慧健康服務,智慧養老將通過技術手段,從遠程監控、實時定位、統一平臺信息交互等角度多方位打造信息化養老服務系統,滿足老人和家庭的現代化、科學化和人性化的養老需求。2019年我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近3.2萬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8%,預計到2020年產業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
無論是從政策、經濟層面還是養老層面,智慧健康養老的出現,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體現,也是解決中國人口格局、養老產業結構失衡問題的解決方案。智慧養老是利用信息技術,圍繞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復、醫療衛生、娛樂休閑、學習分享等各方面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服務和管理,對涉老信息自動監測、預警甚至主動處置,使這些技術實現與老年人的友好、自主式、個性化智能交互。據現在智慧養老的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智慧養老服務涉及了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養老、個性化健康管理、互聯網健康咨詢、生活照護、信息化養老服務。
國內專業從事三大運營商物聯網卡服務的物聯卡之家(whsspr.com)指出,我國的智慧養老產業并非近幾年起步,在2012年智慧養老就開始提出并建設,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積累,正好趕上5G的到來,這為智慧養老場景的實現,提供了網絡保障,使養老產品將更加的豐富,借助AI技術,人機交互、語音交互技術的技術賦能,使老人看護療養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未來已來,2020年智慧養老服務產業將進入正式進入應用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