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根據國家相關產業發展的指引,對某些行業或產業,2020年必定是政策和政策紅利的釋放之年。在2020年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到2022年,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頭兵,國際數字經濟網絡的重要樞紐;引領全國智慧社會、智慧政府發展的先行者,智慧美好生活的創新城市。堅持全市“一盤棋、一體化”建設,更多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推進城市治理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手段創新,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同時文件強調,打造數字新產業創新策源高地。在智慧政府建設中先試先用,支持區塊鏈數據溯源、V2X智能網聯等新技術率先規模化落地。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通信、高端芯片設計制造、核心軟件等重點領域,推動一批關鍵技術與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融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功能型平臺建設,大力提升數字經濟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
上海市在傳統春節過后就發布這樣一則信息,只是全國政策釋放的一個代表性縮影,隨著國內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當今城市建設的主流共識,像上海這樣有針對性、具體細分政策措施的舉動來看,務實和落地必將使智慧產業迎來新的發展高潮。據了解,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已聯合相關部門共同成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部際協調工作組,統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已取得一些明顯進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和部際協調工作組對智慧城市建設著力于四個方面。其中,提到著眼于助力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進一步發揮數字經濟對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驅動作用,進一步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代表新一代數字科技作為完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撐,進一步以互聯網驅動治理要素互聯,以大數據驅動治理模式創新,人工智能驅動治理體量提高,區塊鏈驅動治理結構優化。
另外,工信部獲也將大力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向服務業滲透應用,培育智慧交通等新模式新業態,服務智慧城市建設。隨著我國城市管理進入到精細化、服務化的新階段,以及科技跨越式的進步,如果能有效解決信息碎片化、成本大而收益小等難題,智慧城市行業將會形成一個萬億級別的大市場。比如目前受疫情影響,結合當下的發展趨勢,市場當前關注遠程辦公較多,從根本上提升社會運行的效率、規范度、透明性將成為后續關注的重點,區塊鏈在提升金融、民生和政務三大場景線上化運作水平,有廣闊的應用空間。例如,在金融場景,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在民生場景,為人民群眾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保障生產要素在區塊鏈內有序高效流動;在政務場景,實現政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
國內專業從事三大運營商物聯網卡服務的物聯卡之家(whsspr.com)認為,服務實體經濟,區塊鏈技術將得到很深入的應用,這在國家層面就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展現,但區塊鏈解決不了全部問題,這需要結合AIoT等技術,解決眾多應用場景中無法解決的痛點和難點,比如物聯網、AIoT、AI等技術解決交易流程的可信問題,實現數據、實體和交易人的身份綁定。在政策的支持下,區塊鏈與AIoT、5G等新技術結合,將催生更多的經濟動能和產能,政策紅利將得到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