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新華網東京9月11日電 專訪:“北斗”應在全球導航產業市場盡快占據應有份額——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 新華社記者郭一娜藍建中 日前,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六屆大會在日本東京閉幕。來自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日本等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國、國際及地區組織和積極采用衛星導航服務的相關國家代表,在會上圍繞兼容與互操作等議題討論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前景。在會議結束后,新華社記者對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進行了專訪。 冉承其指出,自2005年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成立以來,中國積極參加了該委員會的6屆大會,與各衛星導航系統供應國站在同一平臺上,進行多邊交流,了解國際導航界的最新情況和發展趨勢。此外,中方參會促使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有助于推動“北斗”系統的應用。 冉承其介紹說,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1994年啟動國內試驗服務系統,該系統由3顆衛星組成。2000年,該系統開始提供導航服務。第二步是在2004年啟動亞太區域服務系統,這一系統由10多顆衛星組成。2010年,“北斗”試驗系統正式過渡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后者將在2011年10月具備向亞太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條件。第三步是在2020年利用35顆衛星,為全球用戶提供衛星導航服務。目前,“北斗”系統的每一步發展都在按計劃順利進行。 在談及目前“北斗”導航系統的特色時,冉承其舉例說,在中國國內或亞太地區開車,有時在一些特殊地點收不到美國GPS衛星信號,但如果兼容采用“北斗”系統和GPS系統,導航信號的強度和導航精度都會顯著增加,這會帶來很多新的應用方式。 據冉承其介紹,衛星導航是一個朝陽產業。據保守估計,到2015年,中國國內衛星導航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1500億元人民幣,2020年達到4000億元人民幣,屆時全球的這一市場規模大概是4000億到5000億美元。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全球市場,中方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制定政策,設立標準,來推動“北斗”系統的市場占有率。 冉承其指出,按計劃,到2015年,“北斗”系統應在中國國內衛星導航市場占據約15%的份額,在2020年掌握30%以上。此外,“北斗”系統的核心芯片和關鍵軟件都要實現自主可控和國產化。目前,在衛星導航核心部件應用方面,國內很多相關企業做得不錯。 在介紹衛星導航系統的實際應用時,冉承其說,衛星導航服務的最大用戶是汽車和手機行業。衛星導航是一種特殊的應用模式,它提供最基本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科研人員認為,任何一個被關注的信息里面,80%都與位置和時間有關。所以導航系統是一個國家重要和必需的空間基礎設施。從產業鏈來講,衛星導航涉及最基礎的芯片、器件、軟件、終端、系統集成和增值服務。 冉承其表示,衛星導航市場的規律不是“有你沒我”,不同系統可以疊加、共用。一些業內專家近年來發現,在航空和其他對安全性要求高的領域,一個衛星導航系統不能充分滿足需要。如果有兩個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兼容和互操作,就有可能更好地達到預期目標。“北斗”系統對于目前應用的其他衛星導航系統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合作選項。同時,中方也在以開放的心態尋找合作伙伴。 冉承其還介紹說,明年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七屆大會將在北京召開,中方正在進行會議籌備工作。以往這一大會比較關注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中方在剛剛閉幕的本屆大會上提議明年增設應用小組,推動衛星導航系統在應用領域的研討和交流,并得到各方認同。屆時,中方將會展示“北斗”系統的建設和應用成果,推動包括“北斗”系統在內的各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
標簽:鶴崗 秦皇島 湖州 哈爾濱 楊凌 西雙版納 樂山 駐馬店
上一篇:【上海證券報】地理信息產業擴容加速
下一篇:北斗二號蓄勢待發 進軍民用領域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