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州共有2.3萬對夫妻辦理了離婚登記。從地圖標注區域區分上看,離婚數量最多的行政區是越秀區,共有3710對夫妻離婚;但離婚率最高的卻是蘿崗區,高達3.7‰(年內離婚數/年均勻總人員×1000‰)。
據了解,廣州離婚數量最多的行政區前三分別是:越秀區3710對,海珠區2713對,番禺區2470對;南沙區、黃埔區、蘿崗區2014年離婚對數分別為:632對、699對、820對,為廣州市離婚人數少的行政區。
越秀區婚姻登記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離婚人數越秀全市榜首并不古怪,因為越秀區是老城區,在人員基數上位居全市榜首,戶籍人員共有117.55萬人。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基數大,就算各區離婚份額一樣,越秀區在離婚人數方面也必然為全市最多的行政區。
新快報記者從廣州市計算局了解到,2014年末,越秀區共有戶籍人員117.55萬,位居全市榜首。
經計算,離婚人數位于全市倒數的蘿崗區,在離婚率上卻高達3.7‰,比排行第二的黃埔區高出0.4‰,而離婚人數最多的越秀、海珠、番禺三區,只有越秀離 婚率進入前三。全市離婚率最高的行政區為:蘿崗區、黃埔區、越秀區。離婚率分別為:3.7‰、3.3‰、3.1‰,戶籍人員分別為21.58萬、 20.93萬、117.55萬。
離婚率最低的行政區則分別為南沙區1.6‰、花都區2.5‰、海珠區2.7‰,三區戶籍人員分別為:37.74萬、69.56萬、99.81萬。
越秀區:九成離婚訴求觸及家暴
新快報記者從越秀區法院了解到,2013年至2014年,越秀區法院共受理離婚案子1574件,其中原告訴稱被告存在家庭暴力,自個有被打、優待閱歷的案 子高達九成。據廣州市中院計算,2009年至2011年,二審離婚膠葛案中當事人主張存在家庭暴力的案子均勻占27%擺布。
觀點:不是壞事
廣東省婦聯法令服務中心王飚塵以為,這些年因家暴致使離婚的事例不斷添加,這并不是欠好的事,代表受暴人能向外尋求協助。
她介紹,以往情況下受暴人通常低自負,或許沒有才能,大多數都沒有向外界尋求協助,有的乃至被施暴十幾年才離婚,如今能盡早向外界尋求協助挑選離婚,能非常好保護自個和孩子,并不是件壞事。
但因受害者承當的舉證責任過重等各種緣由,在司法實踐中,被確定構成家暴的案子份額卻均勻缺乏一成。以越秀區法院為例,在受理的1574件案子中,明確因 為家暴而提出損害補償懇求的數量卻約占20%,而最終經法院確定為家暴,判決被告補償的僅有零散幾件。因為家暴的隱蔽性,受害人舉證難、法院確定難成了處 理家暴案子中常常遇到的為難。
主張:留意取證
家庭暴力法令界定難,難在何處?記者從法院了解到,現在,除婚姻法司法解釋中對家庭暴力的概念作出界定之外,別的的有關法令并沒有對家庭暴力行為作出更為 翔實的界定。可是,該司法解釋的規則并缺乏以徹底、精確地界定家庭暴力行為,致使差人、檢察官、法官對家庭暴力行為的確定存在分歧,在處理案子時自在裁量 權較大。
一起,因為家庭暴力通常發生在私家場所,隱蔽性較強,目擊證人絕大多數與致害人或多或少有利害關系,證人絕大多數不情愿出庭作證。有的未成年后代目擊了暴力的過程,情愿作為證人出庭,但受害方出于后代健康成長的思考,阻撓后代作證。
而受害人本著家丑不可外揚的心理,委曲求全,不愿向別人提及家庭暴力,一直默默忍耐,致使暴力行為愈演愈烈,直到深惡痛絕計劃拿起法令武器時才發現, 曾經根本沒有收集依據。有的受害人以為施暴者僅僅一時模糊,以后會束縛自個的行為,不會再呈現暴力行為了,成果僥幸心理助長了暴力的邪氣。
維權意識淡漠。受害人通常只和親屬抱怨,沒有在榜首時間撥打110、拍照受傷相片,也沒有到婦聯、社區、村委會等部分尋求協助,致使有關依據沒有保存,在訴訟中難以得到法院的支撐。
婦聯:家暴投訴份額逐年添加
一起,新快報記者通過廣東省婦聯了解到,在婚姻家庭權益類信訪中,除了離婚投訴、家庭膠葛和愛人有外遇的信訪事情外,家庭暴力投訴達3849件,占比到達18.8%。
據廣州市婦聯的計算數據,這些年婦聯接到有關家暴案子投訴在悉數信訪數量中的占比逐步添加,2013年,全市婦聯系統共接到群眾家庭暴力案子投訴488 宗,占悉數信訪量(5043宗)的9.7%,2014年上半年,全市婦聯系統共接到家庭暴力案子投訴226宗,占悉數信訪量(1692宗)的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