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如今非遺也是選擇了利用短視頻來進行營銷推廣,非遺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更多的代表的是我們歷史發展最好的見證,對于非遺的發展已經是刻不容緩,大家都知道這幾年短視頻發展異常火爆,對于非遺類選擇短視頻運營應該如何運營呢?
短視頻平臺為非遺傳播做出很大貢獻,同時也為非遺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讓更多人在繁忙的生活、工作間隙,通過短視頻看到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更廣泛的傳播對抗遺忘、對抗遺失,讓古老的非遺文化重新流行。
如非遺紙傘代表性傳承人聞士善,做油紙傘30余年,為了讓自己的“獨門絕技”讓更多人知道,2018年他在短視頻開設賬號“聞叔的傘”,沒想到僅一個月,他在短視頻上賣出的傘就獲得了10萬元的收入。吸引大眾注意的自然是油紙傘背后獨特的工藝,聞士善用鏡頭展示了做傘要用到的材料——6年以上的老竹令傘牢固耐用;每根砍下來的竹筒,要浸泡6個月以上防蟲蛀;不斷改良的傘骨結構,從28根增加到36根、44根。聞士善還拍攝了一個專門的短視頻內容來測試油紙傘的抗風效果,令網友驚嘆源自古老工藝的油紙傘有著超強的實用性。
盡管聞士善對互聯網的熟悉程度不同于年輕人,但是他用自己的方式贏得了眾多粉絲。閑暇的時候,聞士善會在短視頻上跟粉絲對話、互動。他把粉絲講給他的故事在短視頻內容里講出來,還會詢問粉絲希望油紙傘的圖案設計有怎樣的風格。一些喜愛中國古風的粉絲收到傘后,會專門拍攝身穿漢服、手拿油紙傘的視頻發給他。
這樣的互動令聞士善的短視頻內容不斷豐富,在推廣傳承非遺的同時也帶動了銷量。從其賬號更新頻率來看,幾乎每隔兩天,聞士善就會上傳一個新作品,持續圍繞油紙傘的工藝、背后故事、造型設計等來進行推介,在他看來,油紙傘制作技藝對于年輕人而言是空白的,現在要把這個烙印深深地打進去。
針對非遺傳播,短視頻平臺設計了很多“玩法”吸引大眾參與話題,關注非遺內容。比如短視頻打造的“走近非遺”話題,以短視頻結合直播的形式,邀請非遺傳承人線上開講、連線教學,展示非遺內容,發動廣大用戶秀出身邊的非遺故事。通過“非遺合伙人計劃”“看見手藝人計劃”,短視頻以流量扶持、官方培訓、專屬運營活動、直播基地服務等多項舉措,協助手藝人創收。盡管利用新媒體平臺推廣非遺項目成為當下非遺傳承人普遍嘗試的方式,但是創作更多人看見并喜歡的作品并不是容易的事。
對于更多在短視頻平臺上仍單打獨斗的非遺傳承人來說,這些專業內容機構拍攝的作品能夠提供一些借鑒和啟發。當然,打動人心的還是非遺背后的故事。背后動人的故事還有待挖掘,尤其是背后對生活的理解以及傳達出的匠人精神,更加深受人們喜歡,巨人網絡通訊作為一個代運營領域擁有權威資質的運營公司,一直以專業的團隊,負責的態度服務每一個企業客戶,為每一個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添加我們微信jutui12,也可撥打電話:400-1100-266進行咨詢.
運營,代運營,運營公司,代運營公司,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