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7月25日消息 缺乏IT與互聯網基因的運營商能玩轉云計算嗎?面對阿里云、騰訊云的狂飆突進,運營商在云服務領域還有前途嗎?ATT/Verizon等都鎩羽而歸了,國內運營商還能堅持多久? 相信在很多場合,你都聽到過上述的疑問。 現在,你可以理直氣壯的回答了,是的,運營商能夠做好云服務! 在上個月底揭曉的國家稅務總局云平臺擴容項目中,中國電信就以2.17億元的價格,將這個大單收入囊中。據悉,中國電信將對目前國家稅務總局云平臺系統進行升級完善,并擴容相應的基礎設施(云平臺和大數據平臺)。擴容內容包括大規模計算設備、彈性計算設備、存儲設備、網絡設備、管理與監控設備、其它配套設備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電信此次成功中標的背后,不但說明云服務市場開始走向理性(不再上演超低價搏殺),也說明了運營商在云服務市場完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只要找準自己的獨特定位,比如在政務云市場上,依然大有可為。 走向理想的云市場 自2006年Google提出云計算之后,云計算已經發展了12個年頭,并形成龐大的產業規模。 2017年4月,我國工信部印發《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要求到2019年將中國的云計算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1500億元擴大至4300億元。從過去一年到現在,我國云計算產業發展迅猛,政務云更是成為各大云廠商競相爭奪的香餑餑。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政務云發展白皮書》,我國政務云市場規模接近300億元人民幣,全國超九成省級行政區和七成地市級行政區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設政務云平臺。 但是在去年的政務云市場卻出現了1元甚至1分錢中標的亂象。2017年,騰訊云以1分錢中標廈門市政務外網云服務項目,打開了低價中標政務云的先河。騰訊云之后,中國移動1元錢中標溫州政務云項目;······類似新聞層出不窮,國內政務云市場迅速掀起了一股低價中標之風。 在專業人士看來,對于一個新興市場來說,一開始就大打價格戰并不是一件好事。 無論哪個陣營的云廠商在提供云服務時,都繞不開成本問題。做云計算最大的困難就是成本,這也就是為什么云計算的中標價格動不動就上百萬甚至上億元的原因。低價中標雖能在后期受益,但是也是一個不可取的做法。一位專業人士稱。 中國電信云計算分公司總經理胡志強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也表示,低價模式不可持續,因為政務云投入非常大。中國電信以2.17億元成功拿下國家稅務總局云平臺擴容項目,讓不少政務云廠商如釋重負。從1分錢到2億,狂飆中的政務云終于要回歸理性了。 運營商無需妄自菲薄 可以說前景廣闊的政務云是運營商最為理想的云市場。作為最擅長信息基礎設施服務的運營商,牢牢抓住政務云的發展機遇,在市場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才是當下作為重要的事情。 目前,政務云的競爭已經進入了跑馬圈地的階段。IT廠商、運營商、互聯網公司和系統集成商虧本也要搶占市場份額。但是相比之下,國資背景加上渠道優勢,運營商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同時,運營商在網絡、IDC基礎資源方面也具備天然優勢。也就是說,運營商開拓政務云市場其實是占據著有利地形。 以中國電信為例,在中國有11個升級政務云平臺;60余個政務服務項目,并且有真正意義上覆蓋全國的云基礎設施。根據IDC發布的2017年IaaS市場廠商份額,中國電信以7.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三,同比增長約51%,成為2017年國內公有云市場增長最快的廠商之一。 中國電信云計算分公司總經理胡志強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指出,做云服務要有兩點,第一是非常有錢,資本相對來說比較雄厚;第二個是技術研發能力強。如果還有第三點,就是持續運營方面的服務。 除了以上三點,尋找不同與其他云服務廠商的差異化也是運營商開拓政務云市場的利器。據胡志強介紹,跟其他云服務商相比,中國電信云間互聯的產品更加豐富。不僅提供高性價比的SDN解決方案,同時提供高品質的網絡獨享的方案。此外,還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針對不同客戶的云間互聯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這些都是中國電信獨有的優勢。 正如中國電信云計算公司行業拓展部總經理懷寶華所言,如果有的云計算公司在大潮中倒下,就會對合作伙伴的時間成本和投入造成極大的浪費。未來的3-5年,BAT公司都有可能被顛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未來3年、5年、甚至10年,中國電信肯定存在,還能持續為合作伙伴提供服務。 縱觀整個云計算市場,總能看到運營商的身影。種種案例告訴行業,運營商做云計算不應該妄自菲薄,應該腳踏實地并且尋找到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在云服務市場大展宏圖。
標簽:大理 朝陽 建材行業 平頂山 鄂州 林芝 福建 廣東
上一篇:任正非對話“極化碼之父”:華為將在基礎研究
下一篇:榮耀品牌占比華為手機中國出貨量55%:外媒評論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