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湿?好紧?好多水好爽自慰,久久久噜久噜久久综合,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黄冈,机机对机机30分钟无遮挡

主頁 > 知識庫 > 移動互聯網加速 運營商如何變革

移動互聯網加速 運營商如何變革

熱門標簽:南陽穩定外呼系統公司 正規辦理400企業電話 保山智能電話機器人 百度地圖標注政策 揭陽電話機器人 網絡電話外呼系統app 蘇州房產地圖標注app 新時達系統電梯封外呼 城固縣地圖標注app

從寬帶中國戰略出臺到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政策發布,從手機實名制推行到移動轉售業務試點,從4G牌照發放到中國移動引入蘋果,從互聯網并購紛爭搶奪入口到其創新電商模式和進入金融領域……2013年,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技術、產品、終端、應用繼續引領信息通信業飛速發展。

移動互聯網給全社會

帶來深刻變革

移動互聯網是革命性的科技進步,不但因為它創造和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更重要的是顛覆和改寫了很多產業和商業模式。相比世界其他國家,移動互聯網對中國的影響和改變更加超前與獨創,比如經濟方面淘寶的持續繁榮,文化方面絲的吶喊自嘲,政治方面公民的意識覺醒等。移動改變中國是一個長久的話題,目前中國的移動浪潮仍處于快速發展的早期,移動互聯網的覆蓋、移動互聯網用戶比例、移動數據流量占比都還處于較低的水平,提升空間和發展潛力巨大。然而移動浪潮之于中國的改變卻又深刻而復雜,其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業務的創新,更是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文化媒介、新的社會訴求,移動互聯網逼迫行業演進,其創新和顛覆帶來更多的競爭和效率的提升。

我國目前的網絡基礎設施仍然相對落后,處于全球中下游水平;國民素質和征信體系仍處于較低水平,嚴重制約著商業和消費的進一步轉型與推廣;金融、教育、醫療,乃至相關國有和公用服務行業壁壘嚴重,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推廣障礙重重;網絡和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對網上交易及至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在新的改革藍圖中,移動互聯網必將憑借其強大威力,繼續影響和改變著中國的經濟、社會、文化,乃至政治領域,成為帶動新經濟發展的引擎,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也必將承載國人的中國夢不斷前行。

2013年,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新增繼續超過1億,移動用戶總數達到12.3億,由此可以預見,到今年年底全國移動用戶總數將突破13億,與我國人口總數相當,我們將迎來手機普及率100%的歷史時刻,這對提高我國的信息化發展水平和拉動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與應用意義重大。過去的一年,電信業務轉型和替代效應明顯,截至去年2月,非話業務收入在全行業收入中占比就已超過50%,預示著話音時代正走向不可逆轉的終結。受中國移動TD發展強力推動,全行業2G用戶向3G加快轉化,點對點短信、彩信更是被微信等OTT業務加速替代,移動數據流量和業務收入增幅高達70%和55%,成為帶動全行業增長的領頭羊。

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給全社會帶來深刻變革,圍繞行為習慣、媒介傳播、商業模式、產業結構甚至是民主法治方面的改變也許剛剛開始,現實社會快速被虛擬社會所復制,并不斷創新和擴展。首先受到影響的三大電信運營商不得不加快轉型步伐,中國電信以改革為基調,不斷重新定義新三者戰略,高舉去電信化的大旗,從思想觀念、組織架構、網絡平臺、業務開發等方面探索變革路徑;中國聯通以穩定為基調,努力消除改革重組帶來的負面影響,堅持以WCDMA為核心的移動寬帶領先與一體化戰略,更加注重科學發展和效益優先,增加網絡覆蓋,降低終端補貼,力圖擺脫高額補貼對盈利的侵蝕(實現去蘋果化);中國移動以轉型為基調,致力于存量轉化和流量提升,特別是糾結于是否要去語音化,試圖改變移動語音業務占收比過高、盈利過度依賴的狀況。

4G網絡建設和應用

肩負拉動信息消費重任

2014年是新一輪的改革元年,經濟發展一方面拖累于基礎設施投資和三公消費支出的銳減,另一方面又將受益于美日歐經濟體復蘇、擴大內需拉動消費、實體經濟投資和民間資本開放等,其中促進信息消費將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

盡管國家寄予信息通信消費很大期望,但受限于網絡建設周期、業務創新應用、流量培育激發、用戶消費水平等因素,宏觀經濟發展水平仍將繼續作用于電信行業的發展,預期今年全行業收入增速將較去年有所放緩,但仍略高于GDP增速。同時,監管部門去年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也將在今年顯現,手機實名制的深入實施將使新增移動用戶銳減,移動轉售業務的發牌將圍繞資費降低引發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網間結算費用的調整可能會影響網間話務量的持續增長。新一屆政府的電信監管體制沿用了政監合一的管理模式,如何處理好履行國家意志、推進自主創新、促進行業發展與維護市場公平、均衡競爭格局、保護用戶權益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以4G牌照為例,在發放3張TD-LTE牌照的同時,允許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全面開展FDD LTE業務試驗,這一方面比較科學地兼顧了三大運營商在網絡方面的升級改造,有利于企業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和協同推進業務發展,更重要的是可以綜合平衡電信市場的發展,盡可能減小和抵消各種政策措施對競爭各方的影響;另一方面給予TD-LTE和FDDLTE同臺競技的機會,有利于加快TD-LTE的產業化和國際化。當前產業界的能力水平已遠遠超過當年3G的狀況,兩種4G水平基本接近,如果還像當年糾結于TD-SDMA的自主創新,為保護后進而緩發牌照,只會拖累整個國家的信息化發展進程。

今年4G網絡建設和業務發展理所應當肩負起拉動信息消費的重任,運營商盡管面臨管道化的威脅,仍將圍繞3G/4G建設,繼續打造和提升網絡基礎能力,提供更大的帶寬和更高的速率。首先就是中國移動,為應對大數據需求和彌補TD-SCDMA短板,今年要完成近1000億元的4G網絡投資,50萬基站+1億終端被外界形象比喻為大躍進,網絡建設和業務發展的雙重壓力巨大。迫于中國移動的逼迫態勢,中國電信也加快4G建設和發展步伐,把原本吃緊的投資盡可能側重在4G,投資接近500億元,并要求華為、中興等制造商的供貨、建網速度不低于移動的水準。相比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激進,中國聯通在4G上采取了穩健保守的策略,憑借其3G網絡的技術優勢,通過全網升級21M~42M的HSPA+來實現準4G服務,只在大中城市投資50億~100億元布放4G用以抗衡和競爭。

相比較我國第一代至第三代移動通信業務開展落后發達國家5~10年,4G牌照的如期發放,雖然滯后于美日韓澳2~3年,但基本與歐洲同步,領先于大多數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而且發展的起點和質量較高,預計今年年底即可建成全球規模最大和用戶最多的4G網絡。由此可預見今年乃至今后幾年,三大運營商圍繞3G/4G用戶的爭奪和移動數據流量的價格戰將愈演愈烈,再加上宏觀經濟指數的下調、傳統電信市場的飽和、OTT業務的創新和替代,三大運營商的營收和盈利增長將有較大幅度收窄。

用戶加速向3G/4G遷移

農村地區將成爭奪熱點

在移動數據業務爆發和智能終端換機需求的雙重刺激下,去年2G用戶向3G遷移趨勢明顯,2G高速增長十多年后用戶數出現首年下降,3G滲透率已經超過30%。今年隨著3G業務的成熟和4G業務的推出,國內2G/3G用戶將加快向3G/4G遷移,預計到今年年底3G/4G用戶總數將超過6億,智能手機普及率將達到50%。根據美日韓的發展經驗,3G用戶比2G用戶對4G更感興趣,4G發展初期的用戶大多從3G用戶轉化而來,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中國移動的iPhone等智能手機用戶從2G直接升為4G。

鑒于國內3G和智能機滲透率低,特別是廣大農村低端市場還有大量的換機需求,價格低廉的3G智能機(300~700元)仍將是這些2G用戶的首選,再加上農村地區寬帶接入條件有限,該地區的移動寬帶3G用戶將成為今年運營商爭奪的熱點。中國電信因頻率優勢,3G覆蓋農村區域最廣,但其農村占有率最低,今年將通過布放低端手機、推廣一卡雙號、流量贈送語音等手段尋求在農村市場的規模突破。中國聯通繼續憑借技術優勢,在全網升級HSPA+的基礎上,還在農村偏遠地區規模部署UMTS900,以低成本實現移動寬帶領先戰略的無縫覆蓋,確立其3G的領先優勢。中國移動3G農村覆蓋最弱,至今大部分鄉鎮仍沒有T網信號,今年又要集中精力發展LTE,期望以時間換空間來實現農村一步到位覆蓋4G,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兩個空白:一是3G網絡空白,移動憑借在農村地區的渠道和補貼優勢,去年加上今年將有數以千萬計的TD終端進入沒有3G覆蓋的農村市場;二是4G終端的空白,盡管LTE終端成熟度加快,但要滿足價格敏感的農村市場還需時日,這將會出現相當一段時間內廣大農村地區,甚至是部分中小城市的4G網絡資源閑置。

培育和激發數據流量

是運營商當務之急

隨著移動電話市場的飽和,電信運營商靠新增市場拉動的高速發展即將終結,發展重心將聚焦于存量客戶的保有和經營,憑借高速優質的網絡覆蓋與靈活新穎的業務承載,來提升網絡使用效率和單位客戶價值。盡管世界各國的運營商都想全方位在網絡建設、業務承載、服務創新、內容提供等環節上參與和把控移動互聯網發展,企圖阻擊互聯網企業重寫競爭規則和創新商業模式,但當下最明智的決策仍是培育和激發數據流量。隨著全球4G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流量的承載和使用成為現實,接下來的關鍵是如何培育用戶使用流量和如何讓激增的流量轉化為市場價值,這方面國內的運營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比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高手機流量(DOU超過了1Gbps,4G用戶的DOU達到2Gbps~3Gbps),中國手機用戶的DOU還不足100Mbps,流量提升空間巨大。

然而面對誘人的蛋糕,運營商和用戶是否準備好了享用?我國運營商經營3G業務時間不長,還沒有完全掌握從2G語音經營向3G流量經營轉變的規律,廣大基層企業的發展理念大多停留在發展新用戶、增加話務量上,營銷手段還是資費混戰、終端補貼、送米送油、實物營銷等等,針對流量的培育激發、智能機的普及使用、客戶的有效遷移關注不夠,面對流量更為兇猛的4G來臨,運營商需要在營銷策略、業務組合、資費套餐、服務支撐、內容合作等方面加速轉型。

同樣,中國的移動用戶是否做好了迎接4G的準備?從窄帶到寬帶、從功能機到智能機、從語音計時到數據計量、從文字內容到多媒體應用,無論使用習慣還是消費習慣都有不小的改變,尤其是受生活環境和意識形態的影響,視頻能否成為移動流量的殺手級應用?另外,隨著網絡和終端的不斷升級,用戶的消費行為是否能與運營商的流量創收相匹配?以美國為例,由于WiFi普及好、資費門檻高、流量用不完、業務少拉動,運營商苦心建設經營的4G網絡有淪為WiFi替補的危險,國內大中城市的WiFi網絡免費、方便、快捷,從居家到辦公、從差旅到會議、從娛樂到學習均可暢快使用,率先普及覆蓋的LTE能否在這些發達地區的消費者身上激發流量?反而是廣大農村地區和弱勢群體缺乏移動寬帶的覆蓋,但其低廉的消費能力又不足以負擔高速率、高流量的4G網絡服務。

應用將成為行業發展的

主要驅動力

追溯電信業的發展歷程,技術驅動和市場驅動貫穿其中。從技術層面看,從電報到固定電話、從固定電話到移動電話、從話音到互聯網、從窄帶上網到寬帶上網,每一項新的技術應用都會驅動和替代已有業務的發展;從市場層面看,用戶的旺盛需求,創造了很多業務發展創新的奇跡,從上世紀90年代排隊裝固話,到本世紀初一年1個億的移動電話用戶增長,再到固定寬帶、手機短信、移動增值和移動數據等一波波業務需求。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多的應用服務、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快的需求響應逐漸成為業務發展的焦點,應用驅動將成為現在和未來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技術的更新換代也好,用戶的個性需求也罷,歸根結底都是圍繞著應用的開發和創新,一方面應用可以激發和迎合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應用又可以倒逼技術網絡的升級。作為一個以用戶體驗為導向的平臺入口,各種移動互聯網應用將加載越來越多的游戲、娛樂、支付、電商、搜索、導航、廣告、生活等應用和功能,甚至還可以開通Phone2Phone的VoIP語音業務等,這不但顛覆了電信運營商的傳統業務和用戶關系,也不斷沖擊著互聯網已有的生態系統,只需一個智能手機,即可隨時隨地完成想做的事情,極大地節約了人們的時間、空間和金錢。

OTT最具代表性的應用——微信,從2012年9月開始突破2億戶開始,便以每3~4個月增加1億 的速度增長,目前注冊用戶已超過6億,月活躍用戶超過3億,預計今年年底用戶數將達8億~9億,短短三年就將實現蚍蜉撼大樹,輕松超越中國移動的用戶總數;360手機衛士從2012年開始,也以每半年1個億的用戶增速發展,目前超過4億用戶,而且以其70%的活躍度計算,活躍用戶數也達3億;中國的電商以年復合增長率63%快速發展,遠高于美國的13%,同時2013年交易規模已超過美國,領軍的淘寶占C2C市場的90%以上、B2C市場的50%以上。隨著網購由PC端向移動端遷移,O2O模式有望成為主流,低價和高效成為這一入口爭奪的關鍵。今后的用戶不再關心3G/4G或WiFi,甚至不再關心是哪家運營商,只要帶寬和速率足夠、各種應用能夠承載和使用即可,運營商的管道化越來越像我們日常生活的水電燃氣等公用事業;智能終端在大發展背后隱憂顯現,價格戰和硬件比拼導致同質微利、山寨模仿、虧本肉搏不可避免,盡管智能電視和可穿戴設備陸續上市,仍難以擺脫操作系統和應用平臺的控制;數字內容為王的時代未盛先衰,互聯網的免費、燒錢、補貼等使用習慣延續到移動互聯網,除非你已經黏住龐大的用戶群體,否則游戲、文字、媒介、音樂、視頻就只是從一個應用平臺遷徙到另一個應用平臺,泡沫四散后,幸存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可能鳳毛麟角。

面對移動互聯網

運營商應加快變革步伐

電信運營商遇到了移動互聯網前所未有的競爭和挑戰,不但新舊業務交替存在剪刀差的特征,即新業務增長難以抵消舊業務的下滑,如移動數據流量的增收,難以彌補移動語音+短信的減收;而且新業務量收也存在剪刀差的特征,如移動數據流量的增長遠高于其收入的增長,由此造成運營商對移動互聯網愛恨交加,擺出積極擁抱的態勢卻又慎之又慎,對傳統業務難以割舍,明知窮途末路卻又千方百計延緩其衰退。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背負著傳統固網運營商包袱,近年來艱難向寬帶化、移動化發展。中國電信在3G牌照發放前,長期沒有移動牌照,轉型動力較強,從語音業務向非話業務轉型、從固網業務向移動業務轉型,近年又高擎去電信化大旗,積極參與移動互聯網的創新孵化與合作開發,如與網易合作的易信;中國聯通雖然在歷次改革重組中不斷磨礪,但受制于人員素質、管理水平和戰略策略等問題,一直處于競爭弱勢,這反而促使其更開放、大膽地進行移動互聯網、移動虛擬轉售等業務嘗試,如廣東聯通的微信沃卡;中國移動本來擁有移動業務的先天優勢,但時過境遷的是其語音+短信的業務占收比超過2/3,經營風險和轉型壓力都很大,雖然中國移動關注和擁抱互聯網最早,也曾經創造出輝煌的業務合作典范,目前仍主要依靠這些業務基地來探索互聯網的發展,但真正面向移動互聯網的改革大多淺嘗輒止,相關業務創新合作和組織機構調整甚至遜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

自我革新、自我超越,還是自我顛覆、自我毀滅?通向移動互聯網的變革之路沒有成功的案例,也沒有明確的路徑,運營商做的只能是苦苦探索和嘗試。

在網絡方面:明知有管道化、邊緣化、低值化的風險,仍然要把打造網絡基礎和智能管道作為重中之重,無論有線無線,先把道路加寬加厚,再輔以一定的管控能力,全力確保網絡的覆蓋和速率。隨著4G的普及,乃至將來5G的升級(峰值速率高達10Gbps),移動寬帶網絡進入同質化、高承載、無限量時代,高度發達的移動互聯網將依托運營商的網絡資源滲透顛覆更多傳統的業務和領域,這是否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基于最后一公里的范疇,無線接入是無限的,有線接入則是有限的,有線接入只是無線接入承載基礎的一部分,比如移動互聯網在移動、個性、便捷、包容和應用方面的前景遠遠超出固定寬帶互聯網,目前全球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已超過20億,總量和增速遠遠超過傳統互聯網用戶。

在業務方面:4G來了,蘋果來了,萬事大吉,還是萬事開頭難?對客戶最直觀的是以新業務代替舊業務劃分標準,如流量分級、多終端分享、語音短信不限量、本地數據限速不限量、定向捆綁流量等,但因運營商既有的業務支撐和管控平臺較為分散、開放度低、通用性差,短時間內無法建立和適配具有互聯網思維的應用平臺,入口級平臺業務仍將掌握在互聯網企業手中,淘寶通過大數據分析,將技術取得與客戶活動加以匹配,從而達到得客戶者得天下;微信的公共賬號可以接入任何商家的CRM,廣義的O2O甚至威脅到傳統的電商模式;360迎合用戶的安全與隱私需求,將PC模式復制到智能手機,迅速拔得國內App應用下載頭籌,這些類蘋果生態系統的轉變似乎成為移動互聯網追逐的方向,而運營商要做的也是如何將網絡優勢、用戶優勢、渠道優勢、信用優勢、安全優勢轉化為平臺優勢。

在內容方面:拉動流量的業務還需要創新和激發,目前微信類社交依然貢獻流量增長的50%以上,這顯然無法滿足4G時代的流量增長需求,全球對移動數據流量增長給予很高預期,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0%以上,而且全球一致認為視頻多媒體將是拉動流量的主力軍,我國的視頻流量入口紛爭將進入白熱化階段,但由于版權投入過大、商業模式單一、受眾消費有限等原因,隨著視頻原創、視頻分享、視頻互動和可穿戴視聽設備的層出不窮,在線視頻的成熟推廣還需要進一步整合產業鏈、融合業務布局和創新贏利模式。

在終端方面:今年全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超過5億部,其中中國移動超過2億部(含1億4G),中國電信超過1億部(含3600萬4G),其他大部分將是支持中國聯通WCDMA/FDD LTE的公開版3G/4G終端,粗略統計全年4G終端出貨量在2億部左右,盡管其中的大部分仍將駐留在2G/3G網絡。面對如此大規模的新機市場,運營商又能從中把握住哪些機會?碼號資源的捆綁、自有業務的預裝、售前營銷體驗、售后服務及維修跟蹤等等,如果能像小米那樣,將互聯網模式融入終端銷售,通過客戶的互動和掌控而增加黏性一定事半功倍。

在組織方面:始終是運營商轉型改革的最大困難,無論是面向網絡層面的集中化、扁平化,還是面向業務層面的個性化、迅捷化,再加上流程效率、分配激勵、人員調整等,工程艱巨而龐雜,摸石頭過河總是糾結于水深水淺,很難鼓起勇氣邁出第一步,特別是產業價值鏈從網絡、業務向應用、內容、終端轉換,運營商需要先調整心理上的落差,轉變思想上的偏差,因為如果我們對新技術、新業務、新業態、新模式反應遲鈍,接受緩慢的話,也就意味著我們成為落后的事物,很難逃脫被淘汰的命運。

觀點集萃

盡管國家寄予信息通信消費很大期望,但受限于網絡建設周期、業務創新應用、流量培育激發、用戶消費水平等因素,宏觀經濟發展水平仍將繼續作用于電信行業的發展,預期今年全行業收入增速將較去年有所放緩,但仍略高于GDP增速。

監管部門去年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也將在今年顯現,手機實名制的深入實施將使新增移動用戶銳減,移動轉售業務的發牌將圍繞資費降低引發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網間結算費用的調整可能會影響網間話務量的持續增長。

相比較我國第一代至第三代移動通信業務開展落后發達國家5~10年,4G牌照的如期發放,雖然滯后于美日韓澳2~3年,但基本與歐洲同步,領先于大多數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而且發展的起點和質量較高,預計今年年底即可建成全球規模最大和用戶最多的4G網絡。

電信運營商遇到了移動互聯網前所未有的競爭和挑戰,不但新舊業務交替存在剪刀差的特征,即新業務增長難以抵消舊業務的下滑,如移動數據流量的增收,難以彌補移動語音+短信的減收;而且新業務量收也存在剪刀差的特征,如移動數據流量的增長遠高于其收入的增長,由此造成運營商對移動互聯網愛恨交加,擺出積極擁抱的態勢卻又慎之又慎,對傳統業務難以割舍,明知窮途末路卻又千方百計延緩其衰退。

隨著全球4G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流量的承載和使用成為現實,接下來的關鍵是如何培育用戶使用流量和如何讓激增的流量轉化為市場價值,這方面國內的運營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自我革新、自我超越,還是自我顛覆、自我毀滅?通向移動互聯網的變革之路沒有成功的案例,也沒有明確的路徑,運營商做的只能是苦苦探索和嘗試。

標簽:崇左 衢州 果洛 香港 海口 淄博 貴港 欽州

巨人網絡通訊聲明:本文標題《移動互聯網加速 運營商如何變革》,本文關鍵詞  移動,互聯網,加速,運營商,;如發現本文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告之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系統采集于網絡,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
  • 相關文章
  • 下面列出與本文章《移動互聯網加速 運營商如何變革》相關的同類信息!
  • 本頁收集關于移動互聯網加速 運營商如何變革的相關信息資訊供網民參考!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