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那就是:又一撥網絡電話襲來。最近,手機QQ、易信都在新版本的產品里增加了免費網絡電話。此前,這些在國內一直是被嚴格控制的應用軟件,長期處于政策的灰色地帶,如今其身份或將改變。
數據洪流勢不可擋
談及網絡電話,大家都會想到Skype、眾方網絡電話等。這些網絡電話在國內名不正言不順,是因為在過去以語音業務為主的2G時代,國家監管部門需要對運營商的傳統語音業務給予行業保護,以避免國有資產貶值。所以,網絡電話在國內一直被界定為非法業務。
如果說游走在政策灰色地帶的網絡電話對傳統語音市場的挑戰還在暗處,那么,從一出生就沒有受到政策限制(有對講功能,但沒有純粹的語音通話功能)的微信這類OTT,對運營商傳統業務的沖擊已在明處。
來勢洶洶的微信們,對傳統語音業務的沖擊已經表現在了運營商的財報里,尤其明顯的是用戶基數龐大的中國移動。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中國移動出現了前3個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9%、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8.8%的史上最糟糕業績。
政策解禁宜早不宜遲
業內較為普遍的一種觀點認為,對網絡電話的解禁宜早不宜遲。解禁越早,就能越快地推動電信運營商探索數據業務、流量經營。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無論是網絡電話這樣看似對運營商有害無利的產品,還是其他的數據業務,運營商都可以從中挖掘更大的市場價值,不應為了保護傳統語音業務而裹足不前;監管部門也應該放開政策,順應市場潮流。
在網絡全面IP化的背景下,VoIP(網絡電話)應該是無法避免的趨勢。但國內對它的限制主要是由于市場之外的因素,很難說什么時候才能真正放開這一政策。
在LTE部署之后,全球運營商正在推動的VoLTE(讓語音業務走LTE網絡數據通道)實質上也屬于VoIP,這應該能夠推動國內監管機構進一步考慮對VoIP的政策松綁。
長期來看,VoLTE以及與其他多媒體業務的整合,應該可以成為運營商對抗OTT威脅的有力手段,運營商應該加強對VoLTE以及各種富媒體應用的研究和準備;而監管機構也需要思考,如何促進市場競爭和業務創新。
阻力在哪
目前,監管部門既沒有表態要繼續禁止網絡電話,也沒有表態會放開這一政策。這意味著,至少在最近一段時間里,大多數網絡電話還是沒有正式身份。
10年前出臺的對于網絡電話的監管政策,已經不適應現在的發展要求了。某運營商內部人士說,過去的政策是為了給運營商一些行業保護,如今這種保護卻成了運營商發展新業務的障礙。
在通信領域,網絡電話這一時代寵兒雖然看似廣泛應用,但是實際上,網絡電話還沒有完全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