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人工智能說到底應該是人的智慧產物,是人的智慧的延伸。人工智能在單項上可以有出色的優異的表現,但是永遠不同于人的智慧。人工智能都是人類的設置,或者說是人類植入進去的。本質上講,人工智能都是一些程序編排。
所謂的機器人做得再像,哪怕是惟妙惟肖,也是對人的思維和習慣行為的模仿。現在有國際象棋和圍棋對戰現實人。在九十年代國際象棋大師與人工智能勝多負少,上個世紀末國際象棋大師要取勝比較困難了,到了新世紀國際象棋大師已經沒有辦法與機器人對戰了。人工智能完全占有了上風,根據發展趨勢現實中的象棋大師今后幾乎不可能戰勝人工智能了。
圍棋也是如此,人工智能對圍棋研究要晚于國際象棋。但是就在去年即2016年美國谷歌集團,研究出了人工智能的圍棋“阿爾法狗”人工智能,與曾獲圍棋世界冠軍的韓國李世石,進行了人機圍棋大戰,李世石以四負一勝敗于“阿爾法狗”。今年的5月,“阿爾法狗”再次與中國曾獲圍棋世界冠軍的柯潔對戰,“阿爾法狗”又以三比零的比分完勝柯潔。在此之后至今,還沒有圍棋選手再次挑戰人工智能的“阿爾法狗”。這是棋類人工智能與人的較量,人工智能越來越厲害。
不僅在棋類,在其它方面人工智能也是越來越進步。最突出的是超級計算機,百萬人的計算也抵不上一臺計算機。仿真人也出現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機器人可能越來越近似人。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大大的人工智能,遠遠的超過人。從這個角度看,人腦不及人工智能是肯定的。但是人工智能終究是機械電子化的功能,不可能同人的意識相比擬。人工智能再出色不能算作智慧,只能算是功能和性能。今后可以用人工智能開車,開飛機(現在已經大部分是人工智能開了)看病,講課等等,今后的人工智能將在人類生活中廣泛的應用。
人工智能永遠只能根據人的設置,人的指令工作。沒有自我意識,一斷電就是一些冰冷的硬件材料。只有讓人工智能通了電,激活其安裝的軟件才能工作。才能根據人類的思考,發揮人工智能的專長。離開了人的控制,所有的人工智能都失去了方向目標。人類在開發利用人工智能時,對人工智能的不足和弱點應該是時時掌握的。單純的用人與人工智能比聰明,是不恰當的。雖然說人工智能能夠戰勝象棋大師,圍棋大師,但人工智能背后的還是人的智慧設置,人工智能只能在設定的范圍工作,不會有一點自主的意識。今后人工智能必將越來越聰明,人的一般大腦思維根本不可能與人工智能直接對抗。但是人所擁有的是智慧,人工智能所具有的是功能和性能,二者有根本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