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我們經常聽到“交易系統”這個名詞,但是很少見到專門談論“交易系統”的文章。為什么呢?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交易系統是投資人認知的體現,具有個性差異性;交易系統是投資人全部認知的集中體現,具有整體復雜性。
這兩個因素決定了我們討論“交易系統”是非常困難的,每個人的交易系統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內容繁雜,就算有心論述,也是無處下手,全靠自己不斷用真金白銀購買經驗,試錯總結。我們經常說一個人,一個結構的交易系統好,這個好壞都是一個感性的直觀判斷。
一、完整性
一個交易系統在直觀的操作層面需要解決五個問題:①買什么,②什么時候買管理系統,③買多少,④什么時候賣,⑤賣多少。
二、實用性
實用性指的是交易系統對于交易者的實際交易指導作用,主要指的是交易規則和交易依據。
一個好的交易系統一定是非常清晰,有理有據的同時有章可循。
有的投資人會發現自己的交易系統貌似很完善,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嚴重偏離,原因是實用性不強,指導性差,面對真實的交易無從下手。
三、穩定性
這個穩定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個是交易業績的穩定性,一個投資風格的穩定性。
這個穩定性其實主要是針對交易的整個風險層面講的,個人和機構對風險理解不一樣管理系統,如果是個人,做價值投資應該像芒格巴菲特一樣去理解風險,就是本金的絕對損失。波動不是風險,所以系統性風險帶來的波動不是風險,以持股為主,除非你有能力擇時。如果是機構,波動會帶來風險,就需要在估值波動上分析應對,或者利用情緒做交易。
四、進化性
市場上復雜多變的,每個交易系統只能適應特定的環境條件,當環境發生變化,交易系統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體現出在整體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系列的不斷進化呈現整體的強大生命力。
我們需要注意這種進化是在比較長的時間內發生的,是溫和的,這個和交易系統的穩定性并不沖突。
五、可比性
可比性指的是一個交易系統是可以比較的,橫向可以和其他交易系統比較,縱向可以和以往相比。
可比性的本質是要求交易系統是邏輯清晰的,結構框架是簡潔的,而不是含糊不清。
于細微處見精深,細節處理好了,交易系統才更有價值。
六、自恰性
自洽性指的是交易系統的邏輯是圓滿的,不存在明顯的矛盾性。
自洽性主要包括:①理論框架是完善的,②理論和操作是和諧統一的,既不能談著趨勢做著反轉,談著成長做著煙蒂。
七、獨立性
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每個人投資人的具體環境也不一樣,理論上一萬個投資人就有一萬個交易系統。
交易系統的多樣化必然要求交易系統的獨立性,否則就不具備評價的必要性。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跟隨性,跟隨性也是一個獨立的交易系統,比如指數基金,雖然說模擬指數的,但也是獨立的交易系統。
八、可控性
很多人盈利后拿不住,浮虧后急于出局,,就是沒理解風險控制是盈利的關鍵。
風險來源于2個,一是行情沒走預期,這個需要通過止損來控制這個風險源。
九、包容性
交易系統是投資人在實際的操作中形成的,代表對市場的全部理解和應對。
交易系統的落腳點還是在于實際操作,唯有客觀操作風險控制決定了交易的成敗,換句話說,客觀操作風險控制決定了能不能賺錢,主觀判斷精準決定了賺錢是否穩定。客觀操作是基本功,主觀判斷精準需要經驗,能生存下來,才能談的上積累經驗。很多人做不到客觀操作,表面受制于貪婪恐懼,實則是受制于的對交易和市場的理解還沒到位。知道和做到之間缺的是理解領悟。
十、哲學性
我們看看段永平是怎么評價特斯拉的:
段永平:芒格說,馬斯克是個被證明了的天才,他的IQ可能是190,但他自己認為他是250。但是run a company,you must be rational(經營一家公司,你必須要理性!)。在我眼里,特斯拉是一家價值為零為zero的公司,遲早要完。他的culture(企業文化)很糟糕。
這段話我印象特別深,很多人成功可以成功地靠運氣,失敗呢?應該說成功者成功后是有巨大的資源優勢的,為什么失敗,這里面的運氣成分就比為什么成功少很多了。
投資是投資人全部認知的兌現。我們評價一個交易系統,最后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了哲學層面。
關于我自己的交易系統,我完整記錄在了我的專欄《股海沉思》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