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智能變缸、閉缸的技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節油技術,技術研發以及量產時間已經有接近40年,優點在于節油、缺點在于體驗。
變缸技術與曾經的多缸發動機閉缸節油原理相同,利用尺寸不一的凸輪以及不同的升程實現變缸或閉缸。凸輪的作用是在凸輪軸的帶動下實現打開或關閉氣門,而氣門升程的變化可以讓同步改變氣門的開度,如果凸輪不觸碰氣門則升程為0、該氣缸無法運行。
在氣門不工作后,ECU當然會停止該氣缸的噴油和點火動作,達到這一程度就實現了閉缸。
在曾今發動機動輒V8、V6的年代汽車油耗是很夸張的,重點是動力也是過剩的;車輛在正常巡航中沒有必要儲蓄大扭矩低功率輸出,合理的調整功率降低扭矩反而能降低油耗。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于是出現了閉缸技術,通過上述方式在定速巡航的低扭矩輸出中關閉某兩個氣缸,發動機不改變缸徑油耗總是會降低一些的。
智能變缸只是換了一種稱呼,在以四缸發動機為主流的年代要注意措辭管理系統,如果實現一種閉缸模式讓發動機以三缸或兩缸運行,這種狀態會令消費者感覺廉價或者技術不先進;而通過扭力與時速的變化,在行駛中自動切換四缸或兩缸,性能和節油完全用油門控制則要先進的多。
優點:以LSY-2.0T變缸發動機為例,這臺機器在正常駕駛起步或急加速時是四缸運行,而在車輛巡航駕駛時扭矩輸出如≤60N·m管理系統,發動機會自動從自動關閉2和3缸以雙缸運行;其次雙缸模式中在帶檔滑行、低速緩慢行駛等路況中也能實現雙缸節油模式。節油是顯而易見的,但在需要性能時發動機會瞬間切換為四缸模式運行,所以能夠做到經濟與動力的自動化均衡。
缺點:發動機在運行中從四缸模式切換到雙缸模式,這一瞬間發動機是會有一些頓挫感的,畢竟扭矩輸出的曲線也在瞬間發生變化,扭力通過變矩器再到齒輪組的傳遞過程中會因微小的變化改變阻力。對機器運行平穩狀態比較敏感的話會感覺有些不適,不過仍以LSY為例,這臺機器在早期的量產車上表現出的這一問題比較明顯,不過近期的新車在體驗中也有所改善了。
智能變缸發動機的優缺點大致如上所述,總而言之還是瑕不掩瑜的,純粹的內燃機燃油車不可能做到體驗與性能和節油兼備,純粹的節油只有強混才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