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自從三大運營商分立之后,對于運營商的員工來說生活的確就被改變了。擺攤賣卡,電銷電話卡外呼賣卡變成了運營商員工的主要任務,這在3G時代開始,4G時代到了頂峰。到了5G時代了,也沒有什么改變,疫情不能出門這段時間,也接到了三大運營商的短信以及電銷電話卡營銷,推廣5G流量。就現在來看,運營商也沒有辦法擺脫擺攤賣卡,電銷電話卡外呼的營銷方式,這個真的很難被改變了,已經刻入運營商的骨子里了。
運營商員工擺攤賣卡是從3G時代開始的。
在3G時代之前,中國只有兩個電銷電話運營商,分別是中國電銷電話和中國電銷電話。這兩家雖然是有競爭外呼系統,但是老實說中國電銷電話的競爭力度沒有觸動中國電銷電話,也就沒有什么大量的營銷,包括電銷電話卡營銷、擺攤賣卡之類的非常少。
進入3G時代之后,三大運營商三足鼎立的格局出現外呼系統,對于運營商來說,爭搶用戶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之所以有這個現象,最根本的還是在運營商的市場份額KPI考核。
國資委為了刺激運營商之間競爭,盤活通信業的死水,避免運營商之間聯手壟斷,推出了市場份額KPI考核。
國資委考核運營商,總部就制定了KPI考核省分公司,省份公司則考核地市,地市考核縣區、縣區繼續分解指標考核基層員工。
中國的特色是上級為了完成指標,會對KPI加碼,這樣是避免某個分支無法完成任務后,其他的分支可以補充這部分不足。在這種層層加碼的壓力下,運營商的員工的銷售任務則變得越來越重。
而為了完成KPI考核,運營商的員工也不得不去掃街、掃樓、擺攤賣卡,甚至以前還經常有運營商之間的"打架斗毆",更是讓這種競爭變得異常的血腥。
電銷電話卡營銷也是從3G時代開始泛濫的。
初期,運營商主要是自有員工,進入3G時代之后,運營商員工薪資調整,人力成本削減。為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外包員工也就數量劇增,至于業務推廣這塊也很多都是外包員工在做。外包員工的收入里工資很低,主要是推銷手機卡、寬帶的業務的提成獎金,這樣也讓運營商的外包外呼員工為了自己的錢袋子,不得不想方設法的讓用戶購買,甚至還有一些類似"哄騙"的行為。
過度營銷對運營商的傷害是巨大的。
員工都去擺攤賣卡了,也就沒有什么心思在業務上了。從運營商開始強調銷售之后,運營商內部的技術氛圍開始越來越弱,而一些不適應擺攤的員工,一些理工男,也就辭職了,或者是去了設備商,或者干脆就轉行了。
現在可以非常明確的說,三大運營商員工的技術水平比三大運營商格局形成之前差了很多,大概的距離是北大清華和民辦三本的區別,甚至比這個還要大。
而且,過度營銷的后果對于運營商自身的形象影響也是巨大的,高高在上的運營商變成了街頭小販,甚至為了賣卡還有一些違規的或者是不違規但是暗藏全套的手法,而這也是現在三大運營商口碑很壞的原因之一。
現在國資委開始停止了市場份額考核,但是對于運營商來說,想要改變很難。
一個習慣的養成是21天,形成本能是大概85天。而對于運營商來說,市場份額考核已經進行了10年。10年是多久?是多少個21天?多少個85天?
對于運營商來說,擺攤賣卡和電銷電話卡營銷已經刻入了骨髓,想要再改變,這需要太長的時間了。
可以非常明確的地方其實還在于運營商也不會什么其他的方式去推銷了,10年的僵化在這塊,運營商就是突然失去了市場份額考核的魔咒,但是已經不會思考了。
現在中國三大運營商依然在使用和3/4G時代一樣的方式去推銷5G套餐,這也是運營商現在唯一會做的事情,或許也可以說是基層運營商唯一會做的事情。
5G時代,對于運營商最大的挑戰就是人才的問題。5G是行業應用的5G,業務模式和2/3/4G有非常大的區別,這對運營商現有的員工來說,是很難適應的。而外聘員工的話,現在的員工怎么辦又成了一個問題。而且就運營商現在的工資體系,想要真正的吸引那些精英,包括一些真正的懂技術的精英,以及懂如何推廣5G的人才,也沒有什么吸引力了。
總而言之,就三大運營商來說,即使是在5G時代,暫時也沒有改變,還是會延續以前的哪種市場推廣模式,擺攤賣卡和電銷電話卡營銷也不會停止。是否未來會有一些改變,現在還很難說,但是就個人來看,還是比較悲觀的。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