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間,據外媒報道,因違反美國政府的制裁禁令,美國商務部已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公司出售零部件產品,期限為7年。此外,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還對中興通訊處以3億美元罰款。這部分罰款可暫緩支付,主要視中興在未來7年執行協議的情況而定。
小妹以為自己沒有睡醒,拍拍臉定睛一看發現確有其事。
要知道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85年,是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的大型通訊設備公司,通過為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和企業網客戶提供創新技術與產品解決方案,并在5G研發上處于領先水平。就在半個月前,中興通訊還聯合中國移動在廣州成功撥通了國內首個基于 5G 標準的電話,此次試驗也被評價為中國在5G 外場測試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此次美國官方禁令中的元器件定位為芯片等產品,由于對美國產品的嚴重依賴性,這可能會給中興公司帶來嚴重的打擊。也是對中國制造的一次強烈打擊。
受消息影響,截至4月16日美國股市收盤,高通下跌1.72%、美光下跌1.11%、博通上漲0.98%、英特爾上漲1.04%、Oracel上漲0.35%,由于中興占以上巨頭采購量較小,因此對其影響不大。
同時,中興采購量占自身出貨量30%的ACIA暴跌35.97%,Oclaro下跌15.18%、Lumentum下跌9.06%、finisar下跌4.05%、inphi下跌4.05%、fabrinet下跌9.81%、AAOI下跌0.73%。
有行業人士指出,通信設備企業涉及的元器件眾多,一臺基站有1顆芯片被禁運,整臺基站就無法交付,而目前基站上的電路板除了幾顆數字基帶芯片是自產的,通信鏈路上RF,PLL,ADC/DAC乃至外圍測量電源電壓的芯片都找不到國產供應商的身影。雖然整機廠通過自產基帶芯片掌握核心算法,但是,卻無法解決被國外芯片供應商“卡脖子”的問題。非官方統計,中興通訊約20%至30%的元器件由總部在美國的廠商供應通訊,招商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分析,中興通訊需要的高速ADC/DAC、調制器、高性能鎖相環、中頻VGA等產品,目前暫時沒有國產芯片廠商可提供替代品。早在2016年3月8日,美國商務部由于中興通訊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對中興實行禁運。中興通過內控整改及更換管理層,最終于2017年3月7日就美國商務部、司法部及財政部海外資產管理辦公室的制裁調查達成協議,公司支付8.9 億美元罰款。還被處于暫緩執行的7年出口禁運(seven-year suspended denial of export privileges),如協議有任何方面未滿足或公司再次違反了出口管制條例,則該禁令會再度激活。
在本次的禁運聲明中,美國商務部官員認定中興通訊做了多次虛假陳述(ZTE made false statements to BIS in 2016, during settlement negotiations, and 2017, during the probationary period)。據協議,中興通訊承諾解雇4名高級雇員,并通過減少獎金或處罰等方式處罰35名員工。但中興通訊只解雇了4名高級雇員,未處罰或減少35名員工的獎金。
小妹認為此次禁運事件的發生是在特殊的背景之下,中國目前已在4月4日采取反制措施對美國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美國很可能是借此次的禁運事件來增強自己在談判桌上的籌碼。一時間美國就抓住了中興的缺芯軟肋,中興通訊的三大應用領域里,芯片門檻最高的板塊是RRU基站,這一領域要想實現國產替代,需要較長時間。光通信和手機產業鏈門檻相對較低,一些細分領域的國產芯片方案甚至于成為了國際龍頭,但整體來看通訊,還是偏低端應用。然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禁運芯片對美國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損失。據小妹了解,目前與中興合作的美國企業眾多,包括微軟、英特爾、IBM等知名企業。中興曾經宣布在2012至2015年向美國的高通和博通采購至少50億美元芯片,而最近幾年來,中興通訊已經在美國芯片和美國設備上投入140億美元,并為美國市場直接和間接地創造了20000個就業崗位。并且,在美國當地業務中,中興手機的業務份額擠進了前五。
而對于中方來說,隨時準備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但是也不難想象,通過這次事件的發生,中國會更加堅定不移的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大量的政策及資金等多種優勢資源的長期持續性投入,正在逐步加速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推進,奮力實現國產替代進口。這樣一來,外國無法用技術上的壟斷來壓制我們。試想如果有一天,中國集成電路產品不再依賴美國或者實現自主可控,這對美國科技產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此前的鋼鐵產業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從根本上說自強則國強。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國家意志毋庸置疑,未來實現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可控也是必須完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