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5G網絡所引發的熱議,佐證了在這個迅速擴張且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行業中成為領導者的競爭已日趨白熱化。率先實現5G商業化,是一個國家具備前沿地位的力證,更將為其未來發展鋪平道路。
另一方面,就5G網絡融入現有商業模式而言,率先實現商業化并不足以保證企業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而正確的基礎設施和架構可以防止企業建造出“空中樓閣”。
中國在5G發展競賽中處于領先地位。今年6月,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MIIT)向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和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頒發了5G牌照。在5G牌照頒發儀式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5G技術將建立高速、移動、安全和廣泛的新一代信息基礎架構,有望帶來新機遇并有力支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這種指數級增長以及5G將產生的數據量將為我們帶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為企業帶來尚未開發的業務收入。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5G的作用,企業需要制定一個以數據為中心的有效戰略,以應對這些新的應用場景。
利用5G打造制造業的未來
今年年初,中國移動和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ICT)合作建立了5G工業互聯網聯合創新實驗室,致力于打造5G工業生態系統。該實驗室的另一目標是,通過利用5G網絡和信息技術將設計、生產和銷售部門連接起來,提高傳統行業領域中小企業的效率。
現有的和即將落地的5G應用場景包括智能制造、自動化和工業環境中日益增長的物聯網(IoT)應用。這些應用場景也正是“中國制造2025”規劃藍圖中提到的,將有助于實現數字化和流程自動化。
例如,中國首條5G智能制造生產線已于今年4月10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投入運營。該5G智慧工廠項目引入了“5G無線+5G邊緣計算+移動云平臺”的組網模式,通過5G網絡實現實時運行狀態傳輸,同時將效率提高30%以上。
智能制造的基礎在于利用信息技術產生的實時數據來實現制造智能化。這樣可以在實際過程中提高靈活性和生產力,從根本上改變產品的設計、制造和銷售方式。
因此,企業必須關注數據服務的一致性,以獲得數據可見性、洞察力、訪問權和控制權,這將為不同行業的發展及其預期應用場景奠定基礎。
數據管理至關重要
原定于2020年實現的中國5G商業化目標現已提前完成。中國移動已在此前宣布,到今年9月底,將在40多個城市提供5G服務。[4]面對閃電般的5G發展速度,企業應該開始考慮推行什么樣的采用方法,才能確保之前的投資能夠得到充分利用。例如,由于5G網絡大多采用虛擬化技術,這可能會對4G LTE之前配置的原有系統構成巨大挑戰。
企業和服務提供者將需要開始研究如何將這些增強的網絡與迅猛增長的數據結合起來,以極具顛覆性的方式來整合和控制數據,從而改善其業務以及整個社會的效能。
而且,為了在這個新的生態系統中蓬勃發展,IT領導者必須實施新的戰略,確定并開拓新的增長領域。這包括對其當前IT和業務網絡基礎架構的大規模升級。此外,企業還必須要考慮網絡設備的維護、升級和停用。
隨著5G網絡繼續推動企業實現IT基礎架構現代化并支持關鍵業務運營,服務提供商為此采取了多種方法,其中包括采用全閃存存儲(AFF)和超融合基礎架構(HCI)等解決方案。
閃存存儲基于高速的電可編程存儲器,HCI可簡化管理和計算資源。隨著5G網絡繼續推動企業實現IT基礎架構現代化并支持關鍵業務運營,這些解決方案可以極大地幫助企業加快企業級應用程序的運行速度,尤其是在協同運行時。
最終,為了充分發揮5G及其未來應用場景的潛力,企業需要盡早制定一個以數據為中心、合理可靠的戰略,并采取慎重的方法,確保能夠順利過渡到成熟的5G網絡基礎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