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不封號的電銷卡或者電話卡呢?營業廳的卡封卡原因只有打電話頻率高會封掉。電銷卡封卡原因只有出投訴才會封掉。電銷卡完美解決了營業廳電話卡的頻率問題,但是被投訴封卡是沒辦法解決的!投訴不是指標記,標記沒有任何影響。
Open RAN的理念,可以理解為通過軟件開源化、接口開放化、硬件白盒化來實現模塊化組建基站,以降低產業成本。
市場研究機構Dell'Oro Group發布的報告預計:Open RAN技術的全球銷售額在未來五年內將以兩位數百分比的速度增長,在預測期內,Open RAN的累計投資(包括硬件、軟件和固件,不包括服務)預計將超過50億美元。
早在“2018世界移動大會(MWC 2018)”上,中國移動、美國ATT、德國電信、日本NTTDOCOMO、法國Orange五家電信運營商就宣布將聯合成立O-RAN聯盟(O-RAN Alliance),并在當年MWC上海期間正式成立,目前O-RAN聯盟已經有23家運營商會員和116家非運營商會員。
據陳明介紹:愛立信其實也在積極擁抱開放無線接入網這樣一個新的理念,并時間就加入了O-RAN聯盟。
產業級商用需更謹慎
陳明從相對客觀的角度評價了通用硬件(O-RAN)和專用硬件兩條RAN實現路徑的優劣勢:
“專用硬件也會有自己的技術優勢,當專用硬件RAN的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實成本沒有太大影響,而且專用硬件的穩定性會更好;O-RAN開放無線接入網的理念則符合整個技術發展趨勢,有其獨特優勢——理論上O-RAN能夠進一步推動RAN的解耦,試圖采用開源、白盒化等更多IT的模式來做,帶來RAN側業務敏捷性和云的規模部署效益,智能化讓網絡通過AI優化的閉環自動化實現自驅動,O-RAN的原本目標是如何有效降低成本。”
“對于O-RAN我們非常積極的參加進去,但并不是O-RAN里面所有的架構我們都同意,這是有本質區別的。”陳明指出:“通用硬件從成本來說肯定有優勢,會有很多對成本敏感、對安全性沒有太高要求的小公司采用O-RAN架構,甚至是開源的代碼在X86上去做;但如果大規模部署,從運營商層面還是需要非常多的工作要做,O-RAN整個一條路徑要走到商用、尤其是要發展到產業級來做還是要更謹慎一些。”
安全原則不能妥協
事實上,愛立信本月就Open RAN技術的安全性向無線行業發出了廣泛警告,列舉了可能存在的具體的安全問題,稱在Open RAN技術在得到廣泛應用之前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并指出“對于包括O-RAN在內的任何新興技術,安全性都不能事后考慮,而應該通過設計本身就是安全的這種方式來部署技術”。
開源開放大趨勢下,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現在O-RAN的架構有些接口愛立信是支持的,有些接口我們認為并不合理。”陳明舉例稱:O-RAN實現了CU(控制面)和DU(用戶面)分離,但O-RAN體系較大,引入了很多接口,新接口打開之后多個廠家分別提供不同APP,就對安全保護機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安全第的原則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妥協!”陳明強調:業界在引入O-RAN之后更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護機制,否則就會出現問題。愛立信提醒業界建立安全保護機制,并不是認為現在的O-RAN已經出現了安全問題。畢竟O-RAN是開源組織,所以大家都會提出各自的意見,我們需要把問題放到桌面上來一個一個理清楚,Z終找到對產業來說都合適的、對運營商來說Z優的解決方案。
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上海召開,主題為“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網絡媒體的責任和使命”。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出席主論壇及開幕式,并在技術論壇致辭。
劉烈宏表示,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網絡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提速降費效果明顯,普遍服務試點穩步推進,全國行政村通光纖和4G覆蓋率超98%,4G網絡規模全球,5G終端連接數超1.3億;技術產業支撐能力穩步提升,網絡安全環境持續優化,政策標準、技術手段、監管機制不斷完善。未來3年,5G仍將處于“導入期”,需保持定力,穩扎穩打,促進5G成功商用。
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將為網絡媒體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和環境。為此,劉烈宏針對5G建設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大力推進5G應用創新,并保持戰略定力。當前,我國5G應用中2C業務的發展穩步推進,但2B、2G業務還處在發展初期,沒有現成經驗可循,需要時間來探索和實踐,應客觀、理性看待。
二是堅持適度超前的建設節奏,形成“以建促用”的良性模式。從網絡和應用的關系來看,適度超前的網絡是應用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60萬個,促進了信息消費的發展。
三是尊重5G技術產品成熟的客觀規律。5G技術、產品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成熟,不能一蹴而就。通過大力探索基于5G網絡媒體傳播產品和服務,推動5G富媒體消息與網絡媒體深度融合,目前“5G+超高清”“5G+AR/VR”“5G+全息”等新技術蓬勃發展,形成了一批基于5G技術的新媒體平臺、移動化演播室等典型應用場景和案例。而隨著支持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大連接的低成本模組的推出,垂直行業的應用場景有望進一步豐富。
四是綜合看待5G建設和發展。5G網絡建設初期投資較大,但也要看到,5G滲透性強,輻射帶動面廣,是促進數字化轉型、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利器。要從長遠計、從大局計,以5G建設投資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