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福州電銷卡專業服務外呼團隊辦理
一、行業分析
通信行業,本質上我認為就二類公司:運營商和設備商。運營商國內是移動,電信,聯通;國際上有近百家。設備商目前有5大家,都是全球級別的巨無霸,E,H,A,N,Z;這些公司基本上都可以提供從核心網到無線,IP,傳輸的一攬子解決方案。還有一些做計費和信令分析的有一定技術含量。其他的不值一提,如DT,FH,Gen。還有一些小公司比如工程公司,集成公司,勞務外包公司,還有提供諸如DDF架子等低技術含量配件的公司。
終端設備廠商和SP廠商,軟件公司等,我認為更貼近于終端用戶,是消費電子業態,在此不作過多闡述。
通信行業,在國內經歷了2大高潮,1是90年代中期固網大發展,2是2000年左右的移動通信大發展。在這期間,通信行業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家家有電話,人人有手機。也催生了一大批效益非常好的公司,通信在大眾心目中樹立了“高技術,高待遇”的觀念。
通信行業對人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和周邊同學都覺得通信比其他專業難讀多了。又要懂硬件,又要懂軟件,還有數據庫,信號系統,無線射頻,模擬技術,數字技術;單數學課就7,8門。工作后也覺得這個行業是挺難,要嚴謹,細心,不能出差錯,又要有毅力和耐心。
通信行業已經從2G,3G進入了4G時代,移動辦公和娛樂的時代已經來臨。幾乎每個人都在享受著通信行業帶來的好處,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其中的艱辛,還有各種XX。
二、通信困局
通信行業外表風光,有占了“高科技”的光,不少家長都愿意送子女去學習。實際上,通信行業在2000年前后的移動通信浪潮的風光過后,就逐步開始走下坡路。高瞻遠矚的H公司任總就曾經提出“冬天來了的口號”,也有一些人后知后覺。福州電銷卡,福州電銷卡辦理,電銷卡辦理
從2005年起,各通信公司的實際薪資平均漲幅就基本上很難跑贏通脹;運營商的兄弟們反映事情越來越多,人和薪資缺不見增加;2007年起,各設備公司就此起彼伏的傳出裁員的新聞(老本吃光了)。不爭的事實是,摩托被谷歌收購,北電被A收購,A,L合并(目前A內部還有很多人提起L就咬牙切齒,認為L拖累了A),西門子和N合并,現在是又退出了;還有很多小公司直接關門大吉。一個行業,在向上發展之時總歸會有不少公司加入;而走下坡路的時候總會有公司退出,可能倒閉,可能合并(抱團取暖?),可能撤出。很顯然,通信行業屬于走下坡路的情況。我一直在分析個中原因,分析思考。直到離開,我才深入的挖掘出其中的原因。正所謂“不知廬山正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列出我本人總結出和行業內部常見流傳的幾個原因,然后一條條分析。
1)H公司的狼性競爭(不是主要原因)
2)TD的神話變鬼話(重要原因)
3)行業特點(首要原因,會具體分析)
H公司的狼性競爭
首先我不太認同這個說法。但是行業都在流傳,我在此就談一下。H公司是我崇拜和認同的一家公司,任總是中國少有的受到我尊敬的企業家。H公司曾經多次向我發出邀請加入,由于各種原因,都沒有去。但是大家不可否認的是,H公司從一個小型民營企業,做到目前世界銷售額第2(和第1差不了多少),利潤第1的通信設備企業,并且涉足通信服務,軟件,手機終端等多個領域。福州電銷卡,福州電銷卡辦理,電銷卡辦理
從客觀上講,H公司打破了之前外資企業壟斷的局面,使中國人在世界上揚眉吐氣,其規模和利潤的增長速度舉世矚目。正如“考試成績不好,不能怪同學晚上讀書用功”一樣,不能把整個行業的衰敗與沒落怪罪于H一家公司。而況,H本身盈利狀況良好,只能說其他廠商競爭不過而已。固然,H的員工極其辛苦,也有“非正常XX”,但是無論如何員工有干與不干的自由。而況,離開通信行業后,發現其他行業競爭激烈程度一點都不亞于通信,勞動強度有很多公司超過了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