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信息化算是世界上起步比較早的國家之一,早在上世界的五六十年代,中國就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信息革命。到如今的二十一世紀,以聯通、電信、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在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斷地創造佳績,實現了技術上的各種突破。
在信息化時代中,手機電話的普及使用算是這個時代的標志性產物,而其中手機號碼卡又是手機通訊中的核心科技。手機號碼卡又稱為SIM卡,它也稱為用戶身份識別卡、智能卡,數字移動電話機必須裝上此卡方能使用。
目前三大運營商不斷地推出自己的手機號碼卡的套餐,以各種優惠的方式吸引消費者,以此更快的把握手機卡市場份額,經過幾年的追逐,外加各種民間運營開始發展,特別是虛擬運營商的正規化,使得手機號碼卡市場漸漸地趨于飽和。對于趨于飽和的手機卡市場,運營商們似乎陷入了困境,他們該如何突圍呢?筆者對此有一點看法。
運營商可以嘗試和私企互聯網平臺進行合作,推出更多的流量卡等業務。這種模式其實就是一種聯盟。像在6月15日的時候,中國移動和百度正式簽約了,兩方都宣布將發揮各自的優勢和核心技術,在人工智能在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前沿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他們之間的合作首先是推出了互聯網卡,這種互聯網卡是針對上網人群定制的,一出現就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追捧。其實筆者認為這種傳統運營商與互聯網平臺之間的合作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兩者都是信息化的產物,各有優勢,也許相互結合可以發揮出巨大的經濟能量。
運營商可以嘗試開拓物聯網卡行業。物聯網算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行業,但是并沒有高端產品的出現,這個市場在中國還是具有巨大的潛能。物聯網的出現改變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家居,這就是很大的一個版塊。智能家居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智能,能夠節省主人的時間,智能的安排好一切家務,這對于人類的生活可以說是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運營商可以開拓物聯網卡市場,結合智能硬件進行開發,發展出衍生產品從而促進運營商的經營。
對于手機號碼卡市場,雖然已經市場飽和,但是各大運營商可以推出靚號競選,從而刺激市場的發展。中國傳統的數字文化使得靚號的市場具有很大潛力,這點上運營商應該多動腦筋,如何通過這種方式刺激消費。不管怎么說,雖然手機號碼卡市場已經飽和,但是未來的路沒有飽和,運營商應該通過創新走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