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電銷卡平穩前行的重要引擎
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能夠顯著增強經濟社會和各類市場主體抵御沖擊、化解風險的能力,更好的發揮工業互聯網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擴大有效投資等方面的關鍵作用。
一是為“六穩”工作提供關鍵抓手。在當前復雜嚴峻的形勢下,投資建設工業互聯網,既能在宏觀層面逆周期拉動有效固定資產投資,托底經濟增長,還能在微觀層面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柔性和韌性,有效應對外部沖擊,及時復工復產保訂單。此外,工業互聯網在穩就業、保民生方面也能發揮關鍵作用,根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規模有望達到3.1萬億元,將創造超過255萬個就業崗位。
二是支撐“六保”任務順利完成。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正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工業互聯網能利用平臺形成跨行業、跨區域的供應鏈綜合優化解決方案,大幅提高協同效率、顯著降低交易成本,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鞏固我國在全球產業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工業互聯網還能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質降本增效,形成更強的市場競爭力,以有效應對復雜的外部形勢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三是推動經濟發展“穩中求進”。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新型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通過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催生出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構建起數據驅動、智能優化的新工業范式,帶動經濟實現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特別是在疫情危機倒逼下,各行業應用工業互聯網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意愿明顯上升,投入力度持續加大。隨著工業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成熟,其技術產品和方法論也將不斷賦能一二三產業,有力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做出更多貢獻。
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籌部署和產學研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為利用工業互聯網落實好“六穩”、“六保”工作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是三大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網絡基礎不斷強化,高質量外網加快建設,內網改造不斷推進,五大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穩步運行,標識注冊量突破37億。平臺能力大幅提升,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平臺連接近800萬臺工業設備,多層次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平臺體系初步形成。安全體系持續完善,國家級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覆蓋面不斷擴大,對上百個重點平臺、800余萬在線設備實時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