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電銷卡穩定防封號
目前智能手機廠商受疫情影響程度各有不同。由于華為新機未能搭載谷歌移動服務,且生產基地多位于國內,將面對需求下滑與復工滯礙等不利因素。OPPO、vivo及小米目前則面臨復工率低的挑戰。三星由于其智能手機生產多布局在印度、越南等地,受疫情影響較小。相比之下,蘋果公司春季新發布的機型將會受到富士康產能降低的影響,單一機型的出貨量或將下滑10%。
針對上述手機供應鏈及手機廠商存在的不同程度挑戰,產業和企業是否有應對之策?近日一篇名為《全球供應鏈該如何準備以應對新冠病毒所造成的影響》的文章給出了一些頗具價值的建議。
從短期的角度來看,首先應為受該病毒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和已啟動一級(及以下各級)響應的潛在供應鏈制定高風險供應鏈中斷監測和應對計劃。其次,將高風險權重分配給來自醫療體系欠發達、應對不足的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供應商和子供應商。將國家監控與區域內供應鏈的相互依存關系掛鉤,緊密結合相關的需求規劃,評估消費者支出可能受到的影響。將這種影響作為決策過程中的考慮因素之一,在可及的范圍內和受影響的物流路線之外建立下個季度的庫存。從中期角度來看,評估各種機會,開發多家供應商以確保原材料的安全和制造能力。從尋找到考察再到合作,復雜的材料供應工作必然也需要相應的時間和資源,所以必須同步啟動。從長期角度來看,應實施和采取情景規劃等強化風險管理方案以創建具有前瞻性的行動計劃。當內部風險應對能力不足以緩解任何重大中斷時,應處理有風險的戰略,集中物資以減少價值風險敞口。
具體到智能手機產業,就應對突發疫情或者災難事件,早已有先例。2011年日本地震引發福島核危機后,蘋果公司在禁區外建設了一家新工廠以維持正常生產。同年泰國發生洪水淹沒當地生產工廠,蘋果公司向泰國海軍求助,成功把生產所需的重型設備裝船運走。
筆者認為,面對尚存的疫情沖擊,相關廠商應結合自身的資源,因地制宜,將損失降到最低。更關鍵的是,要通過此次疫情,重新審視自己的產業鏈布局,提升自身在未來遭遇突發事件時的應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