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代寫網: 摘要:基于復雜系統的企業能力研究是復雜性科學和企業能力理論自身發展共同推動的結果。這有助于深入認識企業能力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和正確理解企業競爭優勢之源,從而豐富企業能力理論的內容。許多學者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文章在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礎之上,闡述了基于復雜系統理論的企業能力研究現狀,并對相關研究進行了評述。 關鍵詞:企業能力;復雜性理論;復雜適應系統;能力演化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際科學界在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相變論、耗散結構論、突變論、協同論、混沌論、超循環論這些新學科的基礎上興起了對復雜系統理論的研究,一個突出的標志是1984年在美國成立了圣菲研究所(SFI),該研究所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生物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復雜性研究上,該研究所的霍蘭(Holland)教授于1994年提出了復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簡稱CAS)理論,掀起了復雜系統理論研究熱潮。在復雜系統理論興起的大背景下,對企業復雜性的探索工作也開展起來,如分形企業(Fractal Company)的研究、基于CAS的企業進化的研究、基于復雜系統的企業能力研究等。 一、 基于復雜系統理論的企業能力研究現狀 1. 國外研究現狀。隨著復雜系統理論的興起和發展,西方一些有遠見的學者開始考慮把復雜系統理論引入到企業能力研究當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引入復雜系統理論對企業能力微觀層次的研究。Ren,Y.T.Yeo,K.T.利用復雜系統對企業風險管理能力的成熟度模型進行了研究,建立了風險管理能力的成熟度模型來提高復雜產品系統項目,改進模型能夠促進復雜產品系統項目的運行,經過實證研究驗證了該模型的運行效果。Vermani,S.K.應用復雜系統理論對復雜產品生產工藝評估能力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種高效方法進行生產能力的測量。Fernando E.和Eva Pelechano-Barahona從對企業技術的復雜性的分析中揭示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來源,并指出對企業技術進行合法保護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一項重要能力。 (2)引入復雜系統理論對企業能力宏觀層次的研究。Ron Sanchez提出將系統理論、復雜性理論和能力理論綜合應用于戰略管理中,并認為在復雜環境中為企業設計一個復雜適應性的組織結構是對管理者有力的挑戰,但是如果設計得當,新的組織結構會有助于提高企業的適應能力。John Brocklesby 和Colin Campbell-Hunt利用復雜系統理論研究了企業競爭能力的演化過程,通過對一些公司的實際調查和研究,論證了企業競爭能力的復雜性和競爭優勢的演化機理,提出了企業的競爭能力要根據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及時調整,才能保持長久的競爭力。Jason Potts 對復雜系統理論、能力理論、行為理論進行了綜合研究,重新詮釋了新演化微觀經濟學,認為復雜系統理論是新演化微觀經濟學的基礎,并對能力理論與行為理論進行了研究。Dagnino應用復雜系統理論把能力理論和戰略網絡結合起來,提出企業體系(the System of Business Enterprises,SBE),并把其看作是復雜動態的資源和能力網絡。 (3)應用多主體仿真平臺對企業能力研究。Catherine A. Maritan和Corinne A. Coen應用Swarm仿真平臺,建立了仿真模型,對企業投資中的能力稟賦與投資決策慣例和企業競爭優勢的相互作用關系進行了研究。M. J. North and C. M. Macal 從復雜理論的視角研究了企業管理的復雜性,通過建立基于主體的模型來提升企業的能力。并使用仿真工具Excel、RePast、NetLogo、StarLogo對企業能力的復雜性進行仿真研究,取得了積極成果。Pietro Terna在Swarm仿真平臺基礎上進行了擴展,開發出了面向企業的基于多主體的仿真平臺JES(Java Enterprise Simulator),并應用JES進行了企業生產系統的仿真,為基于多主體仿真的企業宏觀層尤其是企業戰略和企業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