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云端應用蓬勃發展的時期,認清應用服務、云計算平臺【云計算平臺也稱為云平臺。】和結合能效的關系尤為必要。應用服務是基礎,云端架構是平臺,兩者結合的能效高低是才是云端服務成敗的關鍵,指出云計算架構【云計算——至少作為虛擬化的一種延伸,影響范圍已經越來越大。】不一定能夠解決應用的性能問題,低效無序的擴展云計算【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平臺下的應用服務只能造成電力、網絡等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和重復投資。網絡資源云計算被認為是繼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后信息技術的又一次重大變革。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把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重點。以云計算模式為服務特點的應用將在各行業中得到快速發展電信【電信(telecommunication 縮寫:CT)指利用電子技術在不同的地點之間傳遞信息。】行業的3大運營商加快實施云計算戰略,借助云計算實現業務創新;在金融行業中小型金融行業合力搭建公有云服務中心;政府通過云計算平臺建設帶動電子政務【電子政務:運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化重組,超越時間、空間和部門分隔的限制,建成一個精簡、高效、廉潔、公平的政府運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dianzizhengwu】改革;教育行業建立共享云平臺提高資源利用率。積極發展云計算產業【云計算成為了助力企業轉型的核心驅動力,不但讓企業的 IT 基礎架構管理煥然一新,還為企業帶來了更加智慧的運算方式。】時,也需要冷靜思考,避免發生浪費投資、重復建設等類似問題,應用走向云端需要冷靜。云計算概念的提出滿足了整合計算資源和服務的需求,是當今國際信息技術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近兩年,談論云計算的人越來越多,各種機構對云計算投入了很大的物力和財力,各種云計算和數據中心的基地紛紛上馬。推動云計算健康發展,促進和規范云計算產業發展,既要努力抓住發展機遇,也要冷靜分析現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云計算不是解決所有應用服務性能的法寶重硬輕軟一直是中國信息化的很嚴重的問題。這是因為買硬件容易,但是要想把自己的實際業務系統與IT架構完全結合起來,建設高性能的IT應用服務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企業在面對應用系統性能瓶頸的情況下,往往最先想到的是提升硬件性能,通過堆疊硬件實現性能提升,甚至覺得只要購買了大量的云計算服務資源就能解決自己的應用性能。事實往往是適得其反的。一個復雜的應用系統,其性能往往取決于應用系統內部資源的最短板。這些因素包括很多非硬件方面的因素,如數據庫設計方面的表結構設計、索引設計、表關聯、鎖閂爭用等;在中間件部署方面如消息隊列處理機制、連接池維護等;在程序實現開發上涉及的因素更多。這些非硬件方面因素往往是制約系統性能的最大原因。一個有死鎖的數據庫應用,放在云端只能禍害更多的最終用戶。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大量應用性能問題往往來自于系統的內部原因,往往一個糟糕的設計使得一個龐大的系統癱瘓,這個情況下通過疊加硬件的方式處理往往事倍功半。即使是硬件方面的瓶頸,云計算服務模式也未必能給出滿意的解決方案。比如一個大型的企業應用,出于信息安全的顧慮,其數據中心往往是內網私有框架,只把應用訪問層部署在云端服務器實現,以解決用戶訪問帶寬的問題,但是內網數據中心的磁盤IO性能瓶頸往往制約了其整體性能提高,這樣的案例并不鮮見。云服務平臺的不良發展會造成公共資源的巨大浪費,目前中國正有超過20個城市將云計算作為重點發展產業,但其中不乏少數盲目跟隨政策的。雖然政策的引導將推動云計算成為未來信息處理的主要方式,但企業應以實現利潤增長為出發點,在一定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方可進一步實施新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