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如果說還有哪種食物的地位能比肩熱干面、單挑豆皮,那一定是鴨脖。天時地利人和下,鴨脖永遠占據武漢人心目中的頭號位置。
話說沒有一只鴨子可以活著離開武漢,據說武漢有超過百個鴨脖品牌,但真正出名的還是周黑鴨和精武鴨脖。

據了解,去年央視財經發起的“鴨脖屆三巨頭PK,你更愛吃哪一家”的投票中,周黑鴨獲得14.9萬票,絕味獲得10萬票,煌上煌獲得1.2萬票。周黑鴨以壓倒性的優勢奪魁。
1997年,在武漢航空路一家菜場的屋檐下,一個鐵皮貨柜,一個貼著“周記怪味鴨”招牌的玻璃罩,裝載著滿滿的鹵鴨,周黑鴨開始了他的成長之旅。
因為味道獨特,周黑鴨的生意好的超乎想象。2005年,周黑鴨開了8家連鎖店,全部集中在繁華地段,周黑鴨也正式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商標。

據商標局官網查詢,目前,湖北周黑鴨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共申請商標520件,可見周黑鴨在商標的戰略布局方面還是做得比較完善的。

至今,周黑鴨以武漢為總部,分別在江西、湖南、上海、北京和廣東深圳、廣州,設立了子公司,“周黑鴨”收獲了 “湖北省著名商標”、“湖北省名牌產品”等眾多榮譽稱號。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侵權,由于周黑鴨只做直營,大多數店集中在華中,雖在線上有官方店,但食客更習慣在線下購買擁有零食屬性的周黑鴨,再加上周黑鴨門店超高盈利率的誘惑,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周黑鴨“李鬼店”。根據數據統計,在全國范圍19個省市中有941家山寨“周黑鴨”。

2018年6月,周黑鴨公司發現西府巨芳公司未經許可,在其開設的熟食鹵制品店的店鋪招牌、購物袋上,使用“周黑鴨ZHOU HEI YA”“周黑鴨ZHOU HEI YA及圖”商標,周黑鴨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為由訴至法院。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未經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了與原告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以及在相同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群眾混淆,上述兩種行為侵犯了原告的注冊商標專用權,應承擔相應侵權責任。
法院綜合考慮知名度、經營規模等因素,認定賠償數額為3萬元及合理支出1000元。
盡管周黑鴨一直堅持打假,但“李鬼店”仍層出不窮,不僅損害周黑鴨品牌形象,而且還造成了安全隱患。比如2013年曾發生過擁有兩家“山寨周黑鴨店”的店主花2萬元雇兇砸真店的案件。后來,周黑鴨為了安全起見,不得不為武昌站內的兩家店裝了防彈玻璃。
當今社會,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知名品牌被侵權的行為屢見不鮮。為了從根本上杜絕這種商標被侵權的情況出現,很多企業在申請注冊商標的時候,防御商標和聯合商標的注冊也十分重要。
商標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企業成長,是企業信譽的載體,同時也是企業的靈魂所在。對于企業來說,商標被違法盜用,對于自身的品牌形象而言容易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很有必要進行全面的商標保護和正確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