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爐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顯示,隨著一批亞洲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印度、菲律賓和越南——逐年在創新排名中取得顯著進步,創新核心區域逐漸東移。
不過,GII也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創新長期積累的增長產生了嚴重壓力,可能阻礙一些創新活動,但是同時也可能助推在其他一些方面的創造力,特別是在衛生領域。
一個關鍵的問題是,“誰在為創新出資”?疫情的經濟后果,正在影響初創企業、風險資本和其他傳統的創新融資來源。
GII建議,新一輪的支持必須優先考慮并隨即擴大對創新的支持,特別是對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的支持,它們在獲得一攬子救助計劃時面臨障礙。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需要有全新思維,以確保共同應對這一重大全球挑戰?!笔澜缰R產權組織(WIPO)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Francis Gurry)說,“即使當前我們都在努力應對新冠大流行對人類和經濟的直接影響,各國政府也需要確保一攬子救助方案是面向未來的,并支持個人、研究機構、企業和其他方面為后疫情時代提供創新和協作的新思路。創新就是解決方案?!?/p>
“國際開放性和創新領域的合作,當前面臨真正的風險?!?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全球指數執行董事布呂諾·朗萬(Bruno LANVIN)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時,無論這些挑戰來自衛生、環境、經濟等方面還是社會方面,全世界都需要集中資源,以確保持續推動創新。
創新核心區域逐漸東移
GII顯示,2020年,瑞士、瑞典、美國、英國和荷蘭繼續領跑全球創新排名榜,排在其后的是丹麥、芬蘭、新加坡、德國和韓國,其中,韓國成為第二個進入前十的亞洲經濟體(新加坡排名第八)。該榜單顯示,排名前十的經濟體以高收入國家為主。
而隨著一批亞洲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印度、菲律賓和越南——逐年在創新排名中取得顯著進步,創新核心區域已經逐漸東移。
過去幾年中,印度、中國、菲律賓和越南是GII創新排名進步最大的經濟體。這四個經濟體現均已躋身前50位。
不過,GII中表現最好的經濟體依然來自高收入組別,中國(第14位)仍然是GII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今年中國在亞洲排名第四。
去年,中國進入GII前15名,并成為創新領導者之一。今年中國在兩個排名指標中呈上升趨勢:人力資本和研究(第21名,上升4位)和市場成熟度(第19名,上升2位)。
中國在創意輸出方面保持第12位。在新的GII指標“全球品牌價值”上,中國排名第17位,在全球前5000個品牌中,中國占 408個。
此外,中國還在創意產品出口(第一名)中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中國在創新質量上也連續第八年在中等收入經濟體中排名第一。
GII表示,中國已經確立了作為創新領先者的地位,在專利、實用新型、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和創意產品出口等重要指標上名列前茅,同時中國擁有17個全球領先的科技集群。
亞洲其他經濟體中,此次馬來西亞排在第33位,而印度(第48位)和菲律賓(第50位)則首次進入前50名。
其中菲律賓還取得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排名——在2014年時,菲律賓只排在第100位。
“正如中國、印度和越南所示,對創新的不懈追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回報?!笨的螤柎髮W前院長兼管理學教授蘇米特拉?杜塔表示。
GII已經發布了13年,由WIPO、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和康奈爾大學共同發布。涵蓋全球131個經濟體,根據30多個國際公私部門指標得出80個數據表,其中58個是可靠數據,18個是綜合指標,4個是調查問卷。
據悉,2020年GII是以兩個次級指數的平均值計算的。創新投入次級指數衡量的是體現創新活動的國家經濟要素,這些要素共分為五大類,即制度、人力資本與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和商業成熟度。
創新產出次級指數體現的是創新成果的實際證據,分為兩大類:知識與技術產出和創意產出。
誰為創新出資
北美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加拿大,在今年的GII中排前20位。
其中,憑借在所有GII領域的出色表現,美國保持了第三名的位置。
在體現創新質量的GII指標中,美國憑借其優秀的大學和高質量的科學出版物,成為居全球首位的經濟體。以圣何塞-舊金山集群為引領,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25個)的頂級科技集群。
在GII排名前25位的領先者中,有16個是歐洲國家,其中有7個國家排在前10位。
其中,瑞士連續10年保持全球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瑞士一直是高質量創新成果的生產者,在專利申請量和風險資本交易方面都有進步。
瑞典則憑借扎實的人力資本和研究體系,加之創新企業的成熟市場,連續兩年占據第二位。
由于業績提升和模型變動,法國成為今年前20位經濟體中排名提升最明顯的經濟體之一,排在第12位,是法國自2009年以來的最佳GII排名。
法國在“全球品牌價值”這一新指標上排名第五;在全球研發密集型企業、科學出版物質量和商業企業研究人才方面也進入前十名。世界百強科技集群中,有五個坐落在法國。
不過此次GII也發現,新冠肺炎疫情對創新格局產生了沖擊。
2018年,研究與開發(研發)支出經過了從2008-2009年金融危機的強勁反彈后,增長了5.2%,明顯高于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風險投資和知識產權的使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然而此次在計算GII的過程中,其中一項研究結論是:用于資助創新型企業的資金正在枯竭。
GII表示,北美、亞洲和歐洲的風險投資交易顯著下行。創新融資短缺將產生不均衡的影響,處于早期階段的風險投資公司、研發密集型初創企業以及處于風險投資熱點地區之外的國家,會感受到更大的負面影響。
朗萬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疫情對科學和創新系統的影響還需要時間來顯現,但有積極的跡象表明,國際科學合作在加強。而疫情也助推了許多新興和傳統領域,如衛生、教育、旅游和零售業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