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非正式交流只適用于簡單知識的擴散,對復雜的知識傳播所起的作用相當有限,只能支持中小企業集群封閉式的“本地化的學習”。中小企業集群主要依靠本地的產品分工網絡,企業間的聯系主要是協調分包的能力,這些能力相對簡單,企業間學習只涉及少量有關市場交易的支持產品流動協調的業務知識的轉移。在這類集群中,know—how知識表現為某個區域歷史積累的某些特色知識和專業技能,新知識的創造主要依賴于成員或個體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以及個人經驗、技能和手藝的提升。僅依靠非正式溝通,處在集群中的企業缺乏融入更為廣泛的學習網絡體系的能力,不能有效的與前沿知識對接,學習具有本地化、封閉性特征。Allen(1983)所研究的集體創造的發生環境就是指這一類中小企業集群,例如英國風爐產業集群(Allen,1983)、英國伯克夏地區的印章制造業集群(MeGaw,1987)、美國玻璃業集群(Lamoreaux and Sokoloff,2000)等。在這類集群中,傳播的知識屬于集群中的公共知識,也許對提升整個集群的競爭力有利,但并不足以形成集群企業的競爭優勢,支持品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