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風險管理是指通過與供應鏈中的參與者合作,在供應鏈中運用風險管理工具來解決由于與物流相關的活動或資源造成的風險。
通常,供應鏈風險處理方法的使用不是單一的而是幾種方法混合運用。
.供應鏈風險規避
供應鏈風險規避是徹底規避供應鏈風險的一種做法即斷絕風險的來源。供應鏈風險規避的方法是放棄或終止某項供應鏈合作,或改變供應鏈合作環境,盡顯避開一些外部事件對企業造成的影響。
.供應鏈風險控制
供應鏈風險控制是在對供應鏈風險進行識別和評價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積極的防范、控制措施的行為。供應鏈風險控制不是放棄特定活動,而是在開展這些活動時有意識地做出一些安排,目的是為了在風險發生之前,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在風險發生之后,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從而使風險發生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
.供應鏈風險自留
供應鏈風險自留是供應鏈中企業將可能的風險損失留給自己承擔。自留可以是有計劃的,也可以是非計劃的,并且可以事先為將發生的損失預留資金,也可以不預留。也就是說,對于企業而言,可能是已知風險存在,但因為可能獲得高回報而甘愿冒險;另一種可能是因為風險是供應鏈的系統風險,無法回避各供應鏈企業只能通過系統吸納來接受風險。
.供應鏈風險轉移
供應鏈風險轉移是將供應鏈中可能發生的風險的一部分轉移出去的風險防范方式,涉及一方轉移者對另一方被轉移者或風險承擔者的支付。風險轉移分為保險型風險轉移、控制型風險轉移和財務型非保險轉移。保險型風險轉移是指向保險公司投保,將供應鏈中的部分風險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控制型風險轉移是指借助降低方點企業的損失頻率和縮小其損失幅度的手段,將損失的法律責任轉移給非保險業的另一企業。財務型非保險轉移是指受補償人將風險所導致損失的財務負擔轉移給補償人保險人除外。可見,不論是控制型風險轉移還是財務型非保險轉移,都要通過合同來實現,由此,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合同的簽訂和合作伙伴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利益的分配方式,而且要:考慮風險的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