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一些不法生產廠家為了傍名牌和消費者們玩起了文字游戲,近日,有消費者反映,自己想買六個核桃,買來一看居然是大個核桃,頓時傻了眼,于是向當地工商所反映,買到了山寨飲品。
六個核桃是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一種核桃植物蛋白飲料,在學生時代之時,相信每一位都喝過六個核桃,畢竟家長們都相信與核桃有關的都對腦子好。六個核桃的原材料是從太行山、云南等中國核桃主產區精選的優質核桃,經過企業的精心加工而成的飲料,據悉,該公司的“六個核桃”商標于2015年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馳名商標。

六個核桃售賣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但是不久之后市場上又出現了一個“大個核桃”,其在商品的包裝上神似六個核桃,所以養元公司在得知詳情后向相關部門舉報了某公司的這項舉動。
相關部門調查得出,“大個核桃”在展銷會的現場陳列的宣傳冊中有手提袋的照片,在此上標有醒目的關于六個核桃的文字,但某公司一口咬定是大個核桃。但是無論從現場的包裝還是裝潢看來,某公司的商品確實與六個核桃會造成混淆。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大個核桃無論是從文字還是商品的外包裝上都有使用六個核桃相關信息,造成了公眾的混淆,誤導消費者購買,而包裝里面的商品與六個核桃也存在相同和相似的情況,所以被判定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法院責令其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出的合理開支共10萬元。
判決提出之后該公司還是不服,上告至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經過審理還是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事情到這兒條理已經足夠清晰,某公司未經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同意就擅自使用與“六個核桃”商標相似的商標“大個核桃”投入市場使用,造成公眾的混淆,對養元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和一定程度上的聲譽損失。所以該行為就被判定為商標侵權行為并且因為所屬的品類相同也構成了不正當競爭。
六個核桃作為已經被商標局獲準的馳名商標,其受到的法律保護的范圍更大,可以禁止他人在其他相關的領域擅自使用馳名商標的商標,所以在其商標受到侵權的時候,也能迅速進行反擊。
六個核桃打贏了官司,但要讓其真贏,我們還得反思“大個核桃”們為何如此囂張?得從商標注冊到商家銷售各個環節堵死這些“山寨版”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