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斯尼注冊了斯瓦希里語“hakuna matata”商標后,5萬多人在一份請愿書上簽名,指控迪斯尼“殖民主義和搶劫”。
這個詞在獅子王動畫片里出現后,連中國人都很熟悉,迪士尼更是趁火打鐵,于2003年申請并獲得美國商標,保護在服裝或鞋類上使用該短語。它在斯瓦希里語中是“沒問題”的意思,是一種橫跨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語言表達。
這份請愿書呼吁迪士尼放棄其商標。請愿書發出之前,迪士尼將于明年夏天推出由碧昂絲配音翻拍版獅子王(The Lion King)。1982年,這一短語由肯尼亞樂隊Them Mushrooms推廣開來,歌曲中出現了“hakuna matata”,1994年版的獅子王也加入了這一元素。《獅子王》催生了一部熱門音樂劇,并成為迪士尼最有價值的系列電影之一。這部電影包括埃爾頓·約翰和蒂姆·賴斯創作的歌曲《Hakuna Matata》。
起草請愿書的謝爾頓姆帕拉(Shelton Mpala)指責該公司:“迪士尼不能為自己沒有發明的東西注冊商標。”到目前為止,請愿書已經有5萬2千多人簽名。旨在促進肯尼亞文化和語言權利的創意經濟工作組主席基馬尼恩約古(Kimani Njogu)教授認為:迪士尼的商標是不道德的,這些位于北方的大公司正在利用來自非洲的文化表達、生活方式和文化產品。
專門研究公共政策、媒體和文化的智庫Twaweza Communications的創始人Njogu說:“他們很清楚,這種表達其實是人民創造、人民普及的財產。Hakuna matata不僅僅是一個表達,它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充滿樂趣和休閑幸福的權利。這句話在東非很流行,商品上都有這句話賣給游客。”Njogu補充說,肯尼亞人不能在美國銷售此類商品,這是不公平的。他表示:我認為,這份請愿書不僅是對迪士尼的挑戰,也是對北方司法管轄區的挑戰。Njogu補充說,這些國家應該提出這樣的問題:“在沒有受益產品創造者的情況下,或者在沒有最初創造這些產品的人的允許的情況下,從非洲取得文化,然后再售賣這些產品,這樣做合乎道德嗎”該商標促使非洲各國政府采取更多措施保護遺產和文化。肯尼亞律師凱茜姆普西亞(Cathy Mputhia)在《非洲商業日報》撰文稱:“多年來,通過使用知識產權,非洲文化遭到了大量盜竊,這是不幸的。”
迪斯尼公司之前還申請墨西哥語的商標名稱Día de los Muertos(死亡之日),但在不到24小時內超過21000個簽名的請愿書迫使該公司撤回了申請。
具有爭議的商標還有很多。今年4月,寶潔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注冊了商標申請,除了LOL(笑得很大聲)和WTF(TMD),寶潔公司還注冊了商標的其他縮寫是NBD(沒什么大不了的)和FML(他 媽 的我的生活)。
沃爾瑪試圖將黃色的笑臉商標作為商標,布魯塞爾的笑臉公司的總裁富蘭克林魯弗蘭尼提出了法律訴訟,法院最終認定笑臉是在公共領域不予采納。
Facebook,它在電信服務方面注冊了“face”一詞。帕麗斯希爾頓擁有“That's hot”的字眼,并成功起訴了使用此詞的賀曼賀卡公司,而著名造型師瑞秋佐伊則注冊了商標“bananas”。
在英國,香奈兒試圖將“澤西島”商標注冊的企圖被英國知識產權局否認。
這些可能還是比較不會影響人們實際生活的商標,也有進入生活影響巨大的商標事件,比如美國公司已經組成了專利商標違法的國際“獵巫行動”小組,之前針對中國賣家的“VR BOX”(頭戴式立體眼鏡)控告和索賠已經擊中了上千中國賣家(VR BOX是一類產品的稱謂,這里相當于將“桌子”這個詞注冊了專利商標,你用這個詞就是侵權),每家的損失從幾萬到上百萬,還不算隱形損失。
這些行為不由得讓人思考:所謂的商標知識產權是不是有過頭和惡意的部分。想想如果你用一次“LOL”交5毛美金,用一次黃色笑臉交一塊美金,那感覺應該無比酸爽。老板,給我先來100塊錢的“WTF”,沒辦法,有錢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