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一直存在于我國商品市場中,屢禁不止。涉案人員為了謀取不當利益,鋌而走險,生產、兜售不合規的假冒產品。這樣的行為不僅侵犯了消費者和原商標商品持有者的利益,還擾亂了國內商品市場的秩序,違背了法律。南通市公安局為了打擊此類行為,開展了“護航2020”行動。截至目前,共搗毀5處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77名,查獲各類侵權假冒商品10萬余件,涉案金額達8000余萬元。
假冒“長城牌”潤滑油 網店銷售獲利近2000萬元
2019年10月,南通市公安局接到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報案,稱在淘寶平臺上有一家網店大量出售假冒中國石化長城牌潤滑油制品。得知情況,南通市公安局立刻設立專案組開啟調查行動。經過近半年的調查,專案組于2020年5月21日分別在河北、河南、江蘇三地成功收網。
該起案件中,專案組共抓獲了林某廣、朱某輝、揭某凱、劉某軍等17名犯罪嫌疑人,并收繳了大量假冒潤滑油制品。經調查,林某廣從2017年就開啟了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動,陸續在河南、河北兩地購入假冒產品,并在南通市的兩處倉庫存放,最終經由劉某軍夫婦經營的快遞點銷售,銷售金額高達2000余萬元。
歷時九個月 打破假冒保鮮膜利益鏈
無獨有偶,2020年1月,南通市公安局又接到一起報案。報案人為南亞塑膠工業(南通)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稱在天津、北京、河北、重慶等地發現有人假冒公司品牌銷售保鮮膜。南通市公安局專案組經過9個月的調查,在9月22日晚上于河北搗毀了兩處生產、銷售假冒“南亞保鮮膜”的窩點,收繳了大量違規商品以及生產設備。
根據調查,涉案人李某舵、戴某莉、李某普于2017年開始生產、銷售假冒保鮮膜制品,而顧某亮、劉某華、顧某芳等人是從2019年開始利用自有的兩條保鮮膜生產線制造銷售假冒產品。涉案幾人均通過線上方式溝通,逐步形成了一條生產、批發、零售一體的違法利益鏈。幾年間,便已謀取近6000萬元。
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案關系著消費者切身利益,更關系著整個商品市場的生態健康。南通市公安局在疫情、汛期等災害中依舊沒有停下調查、抓捕的步伐,夜以繼日的蹲守,排除萬難才將兩起案件成功收網,維護了消費者和商家的利益,更保護了商品市場和社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