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決定從3月1日起在縣級以上行政機關實施四項制度建設“陽光政府”,履行了剛剛結束的“兩會”上的承諾。效率很高,誠意可鑒。身為云南人,高興之余,熱切盼望具體實施細則盡快出臺。 “涉及公共利益、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事項”要分別執行--重大決策聽證制度,重要事項公示制度,重點工作通報制度,政務信息查詢制度。用這四個制度打造“陽光政府”,輪廓是清晰的,一看就懂。但要落實到可操作、可持續,我認為還需要大大細化流程甚至量化標準。
比如,“群眾切身利益”,要達到多少人才算“群眾”?什么樣的關聯度才叫“切身”?否則,有的政府人員可能就會有很經典的借口把你噎個半死:我是為群眾服務的,不是為你服務。搞得你一找政府辦事就不能單獨個體一個人去,非要拉著幾個陪客。陪客一多,又有“群體性事件”嫌疑,實在左右為難。群眾利益無小事,既然不是小事,自也是“切身”得很,不切身,誰愿意有聊無聊地去見官?所以,希望政府還是明確一下具體判斷標準,能量化的盡量量化。
又比如,聽證制度,程序應該透明,規則應該公正,利益相關各方面代表要具有代表性。什么公用公益的東西要漲價了一聽證永遠都是通過,未免太假。申請漲價一方,代表總是人數占優勢,掌握信息總是很充分,相當不對稱。不對稱也就是不公平,不公平程序搞出來的結果哪怕再合理合法,依然不正義。不解決好程序正義問題,聽證制度就成了不公正的最佳包裝,如此崴貨,要來做甚? 話說到此,貌似我對省府大潑涼水,風涼話牢騷話有滔滔不絕的趨勢。實際不是這樣的。就我目前能看到的信息,就有很令我驚喜的“細化、量化”具體內容。
比如,“公示”“通報”和“查詢”制度就要求“應通過各種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進行,最大程度覆蓋受眾”。那么,公眾最方便知曉信息的載體是什么呢?當然是電話和網絡。電視報紙電臺都沒有這兩樣方便快捷。所以,全省新建一個接入碼為96128的呼叫中心(Call center),供公眾隨時可以拿起電話查詢政務信息。公示和通報則“以各級政府網站作為主要通報載體,政府官員還要采取在線訪談方式,跟蹤公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與網民溝通交流?!边@也很與時俱進,以前采用傳統媒體發布,成本既高,時效性又差,還不能互動。改用網絡,對于云南這么一個落后省份來說,可謂具有特殊意義?!翱缭绞桨l展”,恰好就是要利用好以互聯網為領軍的電子信息技術以彌補云南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天然缺陷,很明智。饒有興味的是,要官員在線與網民互動變成一種剛性制度,顯示了省府重視網絡和敢于并善于應用網絡行政的信號。我在想,作為一個網民,說不定哪天就有機會在線跟秦光榮省長、仇和書記互動幾句。這一點都不稀奇,制度化了,剛性了,省長、仇和光潛水不灌水顯然屬于沒有以身作則當好表率,可以復制粘貼這個制度當磚頭“問責”之。
所以呢,實際已經有那么一些細化量化的制度實施辦法,我開頭說幾句怪話無非是想提醒省府注意:你們已經做出部分好樣本了,其它還沒有細化量化的部分,如法炮制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