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標記-跟蹤法”意味著彭特蘭無需依賴從社交網站采集的不完善數據,或是由測試對象自己填寫提交的調查表。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斯特恩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教授安若(Sinan Arral)表示:計算機科學家了解數據,但不了解社會動力學;社會學家了解社會動力學,但缺少儀器和分析手段。彭特蘭是個很有見識的人,這兩大領域他都精通。”
去年,彭特蘭的實驗室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設在羅得島(Rhode Island)的呼叫中心合作,在80 名中心員工身上安裝了社會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看起來像一枚不顯眼的徽章,使用藍牙和紅外信號監測實驗對象每分鐘與哪些同事交談。測試活動先開展了一個月,后來又進行了6周。第一個月后,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與更多同事進行過交談的員工能夠更快地接通電話,他們自我感覺的壓力也相對較小,而客戶滿意度卻與其他人一樣高。與刻板地遵循員工手冊或服從經理的電子郵件指示相比,通過非正式的閑聊來交流問題和解決方案似乎能取得更好的結果。有了這種結論之后,該呼叫中心嘗試盡量將員工的休息時間安排在一起,而非像過去那樣錯開。這樣員工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參與閑聊。幾個月后,美國銀行向實驗室報告了結果:該呼叫中心獲得了相當于每年1,500 萬美元的生產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