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可以根據用戶多少,平均呼叫次數以及企業性質、業務收入等方面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呼叫中心系統。呼叫中心系統的大小一般用提供多少個業務代表座席區分。
1、大型呼叫中心:大多數人認為超過100個座席代表的稱為大型呼叫中心。例如它們可以是全球型的、為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服務的系統。有的座席高達上千人,這種呼叫中心一般配置龐大,投資很高。它至少需要有:足夠容量的大型交換機,自動呼叫分配器(ACD),自動語音應答系統,CTI系統,呼叫管理系統,業務代表座席和終端,數據倉庫或數據庫等。
2、中型呼叫中心:座席代表在50~100之間的稱為中型系統。據專業數據統計公司預測,中型系統需求量最大,因此不少呼叫中心軟、硬件開發商對準這一目標進行開發。這種系統結構相對簡單,投資也少,容易被中、小企業所接受。目前我國的一些公司開發系統多屬于此種類型。它可以省掉大型交換機的投資,而利用PBX與CTI服務器和業務代表座席直接相連,業務代表席同時與應用服務器相連,及時獲得各種信息。客戶資料也存在應用服務器中,可實時地將接入電話的客戶姓名自動在計算機屏幕上彈出。CTI服務器一般由CTI硬件開發商的板卡和PC組成,其擴容和增加功能也比較方便,成本也低,因此是一種投資小、見效快、升級也靈活的系統。正因為此,這種系統市場情況最好,需求量呈直線上升。因此開發這種系統的廠商最多。當然,作為企業選擇這一系統的開發商時,要全面考察它的開發歷史、經驗和已完成系統的功能、可靠性等,以免配置水平低、質量差的系統而上當受騙。
3、小型呼叫中心:座席數目在50以下的:這種系統結構與第二種類似,不過主要幾個部分如PBX(也可用板卡代替)、CTI服務器(主要板卡線數可選擇低一些的)、業務代表座席、應用服務器(數據庫大小)在數量上均作相應減少,它主要適合業務量不太大的中、小型企業。選擇適當也可獲得好的投入產出比。選擇這種系統,重要的是注意可擴展性,因為隨著企業發展,呼叫業務量會迅速增加,如無法平滑擴展,會造成一次投資全部報廢的損失。
4、外包呼叫中心運營商:現在國際上也提出另一種方案解決小公司的呼叫中心方面的需求。這種方案是指由一個提供呼叫服務的第三家公司做呼叫中心運營商。系統可以選擇第一類大型呼叫中心系統,并采取集中服務,為每個入網的小公司簽定協議并提供服務,系統要與各個小公司應用服務器和相關人員相連。一般呼叫由該公司直接處理,特殊問題快速轉入相應公司和相應的人來解決。這樣做的好處是減輕小公司負擔,而呼叫中心又可采用最先進的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時服務,為所有入網的小公司提供高質量的對外服務,使各個小公司的用戶都獲得滿意的服務。這種公司實際上是呼叫中心中呼叫業務的運營商,它一方面要面對各個入網小公司,一方面要面對這些小公司的廣大用戶,因此對它的呼叫系統性能和座席業務代表都要有較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