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來了,我們該怎么辦,這是一個讓幾乎所有人重視而焦慮的問題,到了客服中心領域,這個問題同樣值得所有客服人思考和探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搞清楚兩個問題,一個是文化,一個是智能時代,按照凳子模型,只有這兩個基礎凳子清楚之后,才有可能踩著它們上一個新的凳子,即智能時代的客戶中心的組織文化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問題。
我們說過,價值觀是在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從而定義一個凳子后,嘗試接上后兩條腿時候的對和錯的標準;那么文化是什么呢?在很多不同的描述里面,我最認可著名學者袁鐘的觀點,他說文化是精神的秩序,文化是靈魂的長相。
按照凳子原理,我們說組織是一個有兩摞凳子構成的大凳子,一摞是業務認知,一摞是角色認知,組織是不同角色的人按照業務需要組織在一起形成的一個大凳子。
管理者謀凳子和組凳子的時候,要考慮到人是核心,把人當手當腳來管,那行動就是設定制度、流程、規范、標準、獎懲來解決問題,這些很有效,因為保證了多人一起行動的秩序,行動一旦有了秩序,持續地、按照一定質量標準完成任務成為可能,福特高效能的汽車生產線就是這個邏輯的產物。
但沒有人只愿意充當一雙手和腳”,每個人都是有腦”有心”的,需要把人當人來激勵,亨利福特的困擾就來自這里,我要的是一雙手,為什么來了一個人。在面對有腦有心的人組成的組織的時候,文化和價值觀就變得十分重要,因為文化是精神的秩序,是靈魂的長相,組織對文化和價值觀上的塑造和管理,就是讓組織的精神有秩序,精神的秩序,讓組織目標一致行動有效。靈魂長相更清晰,吸引信任和追隨,這樣的組織才是有靈魂的組織。
正如我們之前說過,每個凳子都有靈魂的,優秀的組織,都是定義一個凳子,再設法給它接上兩條結實的腿。定義的過程,是在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問題,而回答的結果,往往是一個人的理想和夢想、組織的使命和愿景的確定,繼而在執行上對精神的秩序、靈魂的長相的確定,進一步外化為價值觀,其實在給凳子接上兩條腿時候嘗試行動的是對和錯確定的標準。這一套系統的理解和重視,確保了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一個組織能夠以終為始,恪守初心,健康地、持續地成長。
那么智能時代來了,客服中心的凳子會有哪些變化,這個凳子承載的使命和愿景,這個凳子的創造者的精神的秩序和靈魂的長相會有什么變化。這個凳子的組織文化會有什么變化? 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嘗試從變和不變兩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人工智能時代最大的變化是組織內人和機器的關系變了。組織外,客戶的需求和協作者的范圍和能力變了,比如,在內部,體現為人退機器進;在外部,客戶對效率、質量、內容的需求變化,協同者的范圍和深度都在變化。當然這個變化的第一個命題是,組織是不是還會存在,或是是不是以目前的形式存在,在價值網絡會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這是最高管理者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假定組織繼續在原有價值網絡中按照原有角色存續,我想有幾個不變的地方:
1、用戶至上不會變化,所有的技術手段為這個目標服務,只是新的手段,讓客戶滿意有了新的可能,要么服務的內容有很大增加,客戶體驗會更大提升,要么服務效率有很大的提升,成本顯著地下降,但是客戶第一的指標不變;服務性組織的服務的精神秩序和靈魂畫像不變;
2、在服務內部以人為本不變,人是組織的最重要的資產,及時到了人工智能時代,是機器幫助人更好滴完成工作,有價值觀,被使命和愿景驅動的人是組織的最寶貴的資產不變;
3、人始終要成為服務的主宰,而不是數據或機器,數據為服務者服務,而不是相反,人是有價值觀的,安全的意識、全局意識變得十分重要,成為這個時代服務者的特征。
如果假定組織繼續在原有價值網絡中按照原有角色存續,我想有兩個不變的地方:
1、唯實:讓比特世界能解決的問題會越來越多,所以絕對的唯實的文化這件事變得必要而且可能和重要,從業者是服務的信仰者,同是要是對數據對技術的信仰者,競爭圍繞事實和方案展開。
2、開放:思想上的禁錮要打開,創新成為服務從業者的另外一個標志,比如,服務的定制化和業務的規模化矛盾,但是人工智能是藥,個性化的需求,個性化的服務,有時候用產品來完成服務的功能,有時候用服務來完成之前產品對客戶的滿足。
3、迭代:數據閉環下的快速迭代,是互聯網生產模式先進性和競爭力的核心,人工智能的技術提供了可能,而服務管理者要用迭代讓這種可能成為現實,變成客戶滿意和組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