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小王昨天去面試一個心儀的崗位,前半段相談甚歡,對方對小王的專業水平和行業見解都蠻欣賞的。可是突然面試官問了一句:你搭建過CRM體系嗎?知道社群如何運營嗎?有沒有促粉增長的方案?接連三發子彈,打得小王措手不及,于是懵懵懂懂、稀里糊涂間就終結了這次心儀的機會。小王不無郁悶的說:我一個搞客服的,還讓我整運營的事?也是醉了!”
醉不醉不知道,但是客服當運營用,運營當銷售用已經是趨勢。手上掌握著大批客戶資源,卻一直躺在電腦里發霉,任何一家有點規模的企業,都覺得是個急需開發的金礦。他們迫不及待的需要找到這樣的客服復合型人才,能夠管理好傳統本職工作,又能拓展新項目給龐大的客戶群體帶來勃勃生機。可是這樣的人才,市場上少之又少。所以最苦惱的是這些HR,伯樂常有,而千里馬不常在的尷尬。
時代變了,不會玩點運營,不懂得研究客戶價值,不知道挽留衰退客戶的客服,應該不會有什么好的前景和出路。隨了智能AI的發展,客戶數據可以海量留存和梳理,這些資源推也推到你面前了,如果不加利用,甚至不善加利用,那對企業而言,你又有什么利用價值呢?
Hurry up!行動起來。沒有學不會的,只有不想學的。成為運營+客服的復合型人才,才有市場,才順應潮流。
01四大前提
搭建CRM體系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和明確四大前提。
1、什么是CRM?
1)不僅僅是一套軟件或一個平臺。
2)一個涉及企業多部門,自上而下的聯動項目。
3)以客戶為中心,技術與營銷相結合的運營戰略。打個比方:提供鍋具和配料,一碗大米,按你的方式方法,如何做出賣相誘人,賣價高昂的蛋炒飯。
2、CRM的意義。
1)挽留老客戶,吸引新客戶。
2)降低推廣成本,老客戶&口碑營銷。
3)打通服務鏈和資源鏈,提高運營效率。
4)企業內部客戶資源的共享平臺。
3、服務主體和客戶生命周期。
1)不僅僅是B2C的終端客戶。
2)B2B的中端客戶也是服務主體。
3)廣義而言,還未接觸,正在接觸或已經離開的客戶,都算服務對象。
4)從客戶接觸到客戶生命終結或企業消完的這個過程,算一個完整的客戶生命周期(一個花開花落的過程)。
4、資源評估。
1)領導的支持度。CRM不是短頻快出效果的項目。
2)啟動資金。CRM不是小成本就可以撬動大利益的工程。
3)上下協作的配合度。歸根到底還是高層的支持。領導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
02四個步驟
1、客戶數據的搜集和整理。
毫不夸張的說,客戶數據整理成功,CRM項目也成功了一大半。這是耗時最長,困難最大的一部分。
1)獲取渠道梳理。
很多企業,銷售渠道遍布海陸空,國內、國外、線上、線下、代理、門店、終端……搜集這些資料,真的要費盡力氣。線上的還好處理,通過淘寶、天貓、京東之類的后臺直接調取。但是線下的數據,除了保存在公司ERP或財務系統里面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可能以原始的狀態,留存在各級經銷商或門店手里。這就需要跟IT配合,狠狠梳理。
好在一般而言,CRM的搭建也是先從線上的這部分開始,成功后,再復制到全體。
2)補缺補漏。
基礎數據收集完成之后,還需要持續的補缺補漏。因為搜集來的客戶信息太簡單或不完整,跟我們最終需要的詳細數據不匹配,沒有現成的利用價值。
補缺補漏也是多管齊下的。統一客戶數據錄入的模板,強制執行;歷史數據批量清理;在客戶可以接受的情況下,逐步完善;甚至通過其他渠道獲取一部分客戶資料……
3)簡單的辦法。
找個靠譜的CRM軟件供應商,可以最快提取和清洗客戶資料。(估計線上客戶的數據會快一些。)
4)客戶分類和標簽管理。
客戶等級分類,一般都是按照RFM模型來做的,就是最后一次消費時間、消費頻次、消費金額。
對于不是快消類的大宗商品消費群體,特別是消費頻次不明顯的(例如建材類),也可以增加有特色的分類標準。或者通過打標簽的形式進行輔助。
2、合適的軟件供應商。
企業的銷售對象,也決定了CRM軟件商的選擇。目前而言,CRM比較完善的還是線上部分,線下的模塊相對薄弱。
3、積分制度和營銷&服務策略。
CRM的功能中很重要的就是服務和營銷功能。通過對資料的清洗和完善,來進一步滿足客戶,特別是VIP高價值客戶的服務需求,激發他們更高的消費欲望和忠誠度。
會員等級、積分、優惠券、活動提醒等跟營銷強關聯的模塊,與線上京東、淘寶聯系緊密。因為互聯網的早期布局和深度發展,把可以維系的客戶模塊做的比較完善,軟件可以直接對接,推廣效果一目了然。但遺憾的是,線下的部分,要獲得客戶完整的交易數據,因為ERP系統的不完善或者CRM的局限性,導致會員營銷只涉及皮毛,淺嘗輒止。
4、客戶研究和分析。
客戶行為和價值分析,都是基于每次營銷活動前的準備和實施后效果評估來做的。知人善用一樣適用于CRM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