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各商業銀行都已經建設或者開始建設各自的數據倉庫系統,期望能夠將分散在已有各種會計系統、國際結算系統、資金系統、信貸系統和信用卡等系統中大量、完整的數據進行有效的整合,建立全行范圍內數據的單一視圖,實現客戶關系管理、績效考核分析、風險管理等應用,真正發揮數據的作用,為銀行創造新的價值。
本文將從建設數據倉庫系統的目標出發,結合實施數據倉庫系統的經驗,對應保留的各種客戶信息進行分類說明,主要包括:
(一)基本信息
主要記錄客戶的一些靜態信息,能夠為銀行提供最基本的客戶輪廓分析,是實現客戶細分的重要基礎,同時也為后續進行的各種復雜分析提供數據支持(如風險管理、目標營銷等)。這部分信息又主要分為四種:
1. 人口統計學信息
銀行的客戶主要包括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兩類,他們之間可能有一些共同的屬性,包括名稱、狀態、創建機構、創建時間等,但是由于各自的性質不同,個人客戶還需要記錄性別、出生年月、婚姻狀況、學歷、職業等信息,企業客戶則需要存儲行業、經濟性質、法律類型、企業規模等重要信息。
2. 接觸聯系信息
銀行要和客戶進行各種往來,就需要采集客戶的各種聯絡信息,比如住址(家庭地址、通信地址、單位地址等)、電話(住宅電話、辦公電話、BP號、手機、緊急聯絡電話等)、電子郵箱、網址等。
這些信息從某種程度上也是進行客戶細分的一種途徑(如居住地是富人區的客戶通常具有同類的喜好,具有同樣住宅電話的幾個客戶之間可能存在家庭關系),同時也是將來銀行提供客戶個性化服務的必要支持(如通過發送手機短信提供余額變動提醒服務),盡管目前各銀行這部分數據的采集比較困難而且質量不一定很好,但的確是客戶基本信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注冊、鑒別信息
銀行在為客戶開立客戶號的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處理流程就是利用一些可以唯一標識客戶的鑒別信息來識別客戶,并為其分配唯一客戶號。對于個人客戶來說,可能是身份證、護照、軍官證、士兵證、回鄉證、戶口簿、個人駕駛證等,而企業客戶則需要記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技術監督局代碼、企業法人證書代碼等重要信息。
在數據倉庫系統中保留此類信息,可以幫助銀行很方便地識別客戶,同時便于快速識別有過“黑名單”和其他不良記錄的客戶,有效控制風險。
(二)信用狀況
銀行要實現對客戶的全面分析,除了靜態的基本信息以外,很重要的還應該包括和客戶信用相關的信息,比如:
1. 信用評分/評級
每家銀行可能都會根據一定的規則,對和本行有信貸往來的客戶進行評分評級,同時會指定相關人員和部門在指定的周期內進行回顧,最大程度地保證信貸資產的質量,降低不良資產的比例。因此數據倉庫中應該把這類重要的、數據質量好的信息保存下來。
此外,銀行可能為實現全面的客戶評價,會利用不同的渠道采集到客戶的一些外部評級信息,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在權威評級機構(如穆迪、標準普爾)的信用記錄。將來隨著社會征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銀行還可能會采集到一些來自社會評估機構的信用信息,這些也都應該保存在數據倉庫系統中。
2. 財務信息
進行客戶(尤其是企業客戶)評價時,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客戶的財務狀況進行評價,因為這是一個能夠直接影響客戶償還能力、從而導致銀行資金流和資產質量變化的重要指標。基于財務信息進行計算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數據倉庫系統應該要采用一種靈活的方式存放可能采集到的各種不同的財務信息。
3. 資產信息
客戶申請抵押貸款時,銀行往往要求客戶提供一些擁有資產的證明,同時在發放貸款時加大抵押的力度,最大程度上保證在貸款發生違約時能夠盡可能多地挽回損失。這些客戶的資產資產信息包括所擁有的不動產(住宅、廠房、物業等)、流動資產(現金、證券等)、庫存品、珠寶等各種高價值的資產。銀行如果能夠及時監控這些資產的價值變動,適當配合貸款利率的調整,不失為一種進行風險規避的有效手段。
4. 宏觀信息
除了客戶級別的這些和信用相關的信息以外,要實現全面分析,數據倉庫系統中可能還需要根據一些特別的要求存放相關的宏觀信息,比如“企業所屬行業的發展狀況”、“境內有分公司的外商所在國家的經濟情況”等,這些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都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參考信息。
(三)往來信息
如果說客戶的靜態基本信息采集是在某個時點或者某些時點就可以完成的,那對于銀行來說更為重要、發生更為頻繁的也是采集難度最大的就是客戶和銀行的各種往來信息了,如:
1. 購買產品、享受服務
客戶會通過各種渠道或者基于自己的某種特殊需要,了解并購買銀行的某種金融產品或者使用某種服務,如在銀行開立活期存款,有需要時進行支取;或者將短期暫時不會動用的大額資金存成定期獲取高收益;在有大額支出需求時通過銀行進行融資。同時還可以利用銀行提供的各種服務手段和渠道進行股票、債券的買賣、各種費用的代繳等。
整個過程中,客戶可能會向銀行進行申請,然后雙方討價還價,就各種條款達成協議之后,簽訂一個正式的合同/協議(標明期限、利率、計息周期等),開立一個核算賬戶(記錄開立日期、幣種、余額、利息等)。數據倉庫系統保存這些信息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客戶對銀行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和使用度,如什么產品通常都被具有什么特征的客戶所持有?持有A產品的客戶往往還持有其他什么產品?下個月到期的人民幣1年期定期存款有多少?具有什么特征的客戶通常容易轉成不動戶?
2. 交易信息
客戶開立了賬戶之后,就可以利用銀行的各種渠道以及營業網點進行各種交易了,這種交易是多樣化的,可以是在自助設備上進行普通的存取款交易(和賬戶有關,和錢有關),也可以是通過callcenter進行簡單的咨詢和投訴(和賬戶無關,和錢無關),客戶還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對某個賬戶的余額、交易進行查詢(和賬戶有關,和錢無關),當然,客戶拿著現金在柜臺進行的外匯買賣也屬于(和賬戶無關,和錢有關)要記錄的交易信息的一部分。
3. 市場營銷
銀行和客戶往來最為密切的交易要屬市場營銷行為。銀行是如何定義和規劃一個營銷事件?客戶是否參與到某個市場營銷活動中?他在整個活動周期內的表現如何?
傳統的營銷模式都是進行“大眾營銷”,現在的市場部分就可以綜合利用數據倉庫系統記錄的各種信息為營銷活動提供一個相對比較清晰的“目標營銷”的客戶清單,有效提高市場營銷的反饋率,降低營銷成本。
(四)其他信息
1. 客戶關聯
客戶之間的各種復雜關系對于銀行來說,是進行風險控制和管理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信息,比如信用卡附屬卡的申請人和持卡人,貸款的聯合申請人、大額貸款的擔保人等。對于企業來說,集團客戶、業務往來頻繁的企業(經常有轉帳交易發生的兩個企業客戶)以及主管企業和下屬企業之間的這些信息都可以幫助銀行進行各種復雜的關聯分析,也可以在某企業信用狀況惡化或發生違約的概率變大時及時監控與其相關的其他企業,減少銀行的各種損失。這些信息同時還可以幫助銀行利用交易數據進行反洗錢的偵測。
2. 分組/分類
銀行出于內部管理的各種需要,如市場營銷、風險管理等,總是希望能夠基于各種不同的標準對客戶進行分組和分類,當然在不同時期這些標準和客戶所屬的分組都會不一樣,數據倉庫系統應該保存這些分組/分類的歷史信息,了解客戶的發展趨勢。
3. 總帳/財務數據
銀行的總帳/財務數據雖然不是和客戶直接相關,但進行客戶盈利分析時,必然會需要一些相關的財務信息,如“成本分攤”等計算就需要總帳中相關的成本數據。因此數據倉庫系統為實現全面的客戶分析,應保存此類數據。需要注意的是,此類信息的保存應盡量簡單,不要期望能夠替代或者覆蓋功能豐富的財務分析系統,需要明確的是,財務/總帳數據的選擇和存儲是為了在數據倉庫系統中進行客戶分析、風險管理、績效考核。
總結:
一個設計良好和全面的數據倉庫系統應該采用一種有效的數據組織方式存儲上述這些重要的信息,并清晰地表達相互之間的關系,準確反映業務應有的規則,真正幫助銀行發掘數據的價值,達到信息的有效使用,提供實現各種分析應用的數據支持,為銀行創造價值。
通信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