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信息對口化 郵政“聯姻”中小企業
湖北隨州市汽配中心個體戶羅先生,通過郵局所掌握的信息,花了500元,將自己的產品介紹寄給了一百多名同行人士。沒想到一個星期后,他就收到了一筆14萬元的定單,這比他三個月門面生意都多。
“將企業產品信息準確地傳遞到企業選定的目標客戶,這就是效果。”昨日,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湖北省郵政公司和省經委展開戰略合作,利用郵政廣泛的信息資源,為中小企業實現信息化、針對性服務。
據了解,具體合作方式為:企業提供產品信息,郵政公司利用自身信息資源,將產品信息郵寄給企業指定公司和客戶。
瞄準中小企業
“現代商業是信息時代,而中小企業缺乏高效的信息網絡。”省經委一負責人表示,和郵政公司合作具有戰略性意義。
據了解,目前湖北省有中小企業2萬余家,占全省企業總數99.6%,且多數處于起步階段,普遍存在資金短缺、經營規模小、實力不強等問題。
“如何讓市場知道、了解、接受企業和產品,是每個企業面臨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中小企業資金有限,大幅度做廣告承受不了。企業只能通過發傳單等簡單方式來擴大知名度,可效果并不明顯。
信息閉塞導致商機錯失,不少企業深有體會。武漢一家彩印公司負責人傾訴,去年,廣州一家公司要在武漢印刷500萬元的產品,他們有實力完成,但因對方不了解他們,最后選擇另外一家廣告做得多的企業。
信息,郵政最大資源
為何選擇郵政?省經委方面稱,信息數據庫是各企業最看重的,也是郵政最大優勢。
“在我們的數據庫里,儲存的關于機關、企業、個人等多行業多領域2億條全國數據信息。”省郵政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數據分17大類,涉及幾百個行業,幾十萬家公司。企業、個人的收入、需求、地址、電話都詳細記錄在案。
據介紹,郵政公司每天都有幾百人在大量搜集、整理、分類這些資料,不斷更新完善。如汽車行業,將全國各地與汽車有關的生產企業、配件企業等歸納,同時再將各地配件企業細化,按地區和型號等分類。
“這樣就很有針對性。”該負責人說,若武漢一家食品公司想將新產品推廣出去,郵政將在信息庫中找到所有商場、超市、大型商店,然后以信件形式郵寄出去。企業只需要提供產品信息,支付每筆信函的郵費,剩余的封裝、印刷等工作都由郵政完成。
花小錢買大單
“企業利用郵政資源,花小錢買大單,這對中小企業而言,值!”省經委相關負責人稱,每筆函件郵費只需1.2元,一次性有針對性郵寄幾百封,成本也不高,但一旦拿到一筆大單,效果遠遠超出想象。
該負責人以隨州汽配中心為例,起初,只有羅先生一人抱著試一試心情操作,但當他拿到14萬元定單后,整個汽配城的個體老板“傾巢”出動了。
“當然,郵政也從中獲利。”省郵政公司方面表示,這是目前最流行的直復營銷,以信息來贏利。雖然一筆函件費利潤低,但數量多了,利潤也就多了。
“同時,我們要做好效果評估和數據信息維護等增值服務。”該負責人稱,企業某種產品通過郵政信息取得效果后,會增加它對郵政信任,會在其他服務上委托郵政辦理。如效果評估、信息維護、新業務開發等方面。“這種附加值帶來的利潤,會遠高于郵寄創造的價值”。
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