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編者按今年4月24日至29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夏耕率領我市黨政代表團,先后赴天津、沈陽、大連三城市考察學習,特別是大連之行,給代表團成員留下深刻印象。代表團成員一致認為,大連一直是青島的老鄰居、老朋友和老榜樣,近年來大連的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積蓄了強大的發展后勁。大連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經驗做法,對青島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借鑒性。 前不久本報記者隨青島市新聞采訪團再赴大連,圍繞城市定位和發展思路、園區經濟、軟件產業、城市建設與管理、文化旅游業等方面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采訪。從今天起,本報特開辟《科學發展看大連》專欄,從以上幾方面予以詳細報道、深入剖析,期望以此來推動全市上下進一步增強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克服小富則安、小進則滿的自我滿足意識,更加自覺地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動青島市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本組系列報道共分五篇,今天刊發第一篇《風起星海灣》。 本報記者張子倩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中,寫下了這樣的文字:我必須親眼去看看這座城市——中國的班加羅爾。她有寬闊的林陰大道、美麗的綠色空間、林立的大學與技術學院、龐大的軟件園區…… 這座城市,名叫大連。 星海灣畔,浪靜波平。英姿颯爽的女騎警和著整齊的節拍,列隊從廣場上走過;梧桐成蔭,槐花如海。穿著時尚的年輕白領走下城際輕軌,涌入不遠處鱗次櫛比的商務樓宇。 對于身邊的“老鄰居”,青島并不陌生。但凡到過大連的人,都有一個同感:大連,總能令人驚訝,總能給人啟發,總能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 正如弗里德曼所言,大連的激情與活力,讓她贏得了更大的成長空間。今年9月,被譽為“企業界奧林匹克”的“達沃斯年會”,將舉辦地首次從瑞士搬到中國,搬到大連。對于中國,這是第一次,對于創立37年之久的“達沃斯”,這同樣是第一次。屆時,2000多位跨國公司領袖、40多位國家元首政要,還有3000多位不同膚色的媒體記者將齊聚大連。 大連,美麗的大連、創新的大連、和諧的大連。在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道路上,大連提供的經驗是什么,大連帶來的啟示又是什么? 大連之“大” 成功申辦夏季達沃斯、英特爾一擲25億美元大連建廠、韓國STX船舶基地開工、新加坡萬邦集團兩大項目簽約、德國萊茵海岸旅游項目開工、大連銀行正式掛牌…… 大連地域比青島大,總面積1257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415平方公里。但大連之“大”絕不體現在城市規模上,而是體現在城市眼光之“大”、建設手筆之“大”和發展步子之“大”。 “不求最大,但求最佳”,此話來自大連,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但在記者看來,這八個字恰恰反映了大連城市定位眼光之“大”。 大連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連生一語中的:這些年,大連一直在用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從世界、中國、東北和大連四個維度認識和分析自己,不折不扣地著眼于中長期發展,自始至終地貫穿科學發展這一主題,未雨綢繆,搶抓機遇,腳踏實地、鍥而不舍。 今年,大連將迎來自己的108歲生日。這座與青島有過相似殖民歷史的城市,真正開始發力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雄心勃勃的大連提出口號——建設“北方香港”。現在看來,這一超前性、創意性的定位思維,是大連迅速駛入快車道以至于成為其他城市榜樣的重要“拐點”。 大連的發展一直堅持高點定位。大連認為,實現率先發展,就是要像上海、深圳等城市一樣,以超前的思維在世界經濟的格局中謀劃城市;實現科學發展,就要敢為天下先,既講求科學又敢想敢干,推出更多的全國首創;實現和諧發展,就是要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讓市民在分享改革開放成果的同時自發、積極地參與城市建設,把“但求最佳”做到極致。 2006年,大連市生產總值2569億元,增長16.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6.1億元,增長29.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69億元,增長32.3%;實際利用外資22.6億美元,增長124%,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均創十幾年來最好水平。 同樣在去年,大連市第十次黨代會正式確立“一個中心、四個基地”的發展思路。“一個中心”指建設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四個基地”指的是石油化工、電子信息及軟件、裝備制造和船舶制造基地。這次會議還重新部署了城市發展四大戰略,分別是港航立市、產業興市、科教強市、惠民富市。 據說,黨代會報告一經公布便在大連上上下下引起熱議,男女老少拍手稱好。從建設“北方香港”,到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再到“率先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建設東北亞重要國際城市”,大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目標漸趨具體,內涵日益清晰。 機遇,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對于一座城市的進步,它同樣適用。 能否抓住大好機遇,能否實現宏偉藍圖,取決于對機遇的把握能力,更在于能否拿得出與思路相匹配的、切實推動發展的大舉措、大手筆。 大連軟件業的發展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大連經濟,曾面臨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重壓力。20世紀末,信息產業風起云涌,軟件外包方興未艾,大連瞅準機會,決意做一篇軟件業的大文章,對此他們戲稱:“這是最后一根稻草,非抓住不可。” 一個產業的培植、成長,需要空間(土地)、政策和企業參與。為全力推動產業發展,大連在國內城市中第一個設立信息產業局。1998年,大連軟件園掛牌成立,在城市西部規劃3平方公里用于園區開發。去年,大連BPO(業務流程外包)產業一舉突破2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IT外包中心——對于這篇大文章來說,這真是一個再輝煌不過的評語! 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幾乎是當下所有地方政府關注的話題。在這一問題上,大連始終保持著清醒頭腦和強烈的憂患意識。 在大連起重·重工集團,集團董事賈祎晶指著臨海一片260噸門座起重機說:“整整四年,我們完成了脫胎換骨式的新生!”在作出裝備制造業轉型的決策后,市政府下決心將大起、大重兩家百年老企搬出市區,重組改造,將騰出的土地費80%返還企業支持設備升級,并在稅收、科研、人員安置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政策。甚至,為了內部聯系方便,政府部門特批集團內部電話只需按四位數。如今,一個國內同行業服務領域最廣、經營規模最大、勞動生產率最高、運行質量最好的國企重現大連灣,2006年銷售收入65億元,今年可望突破100億。 1995年以來,大連先后對160多家企業實施搬遷改造,在贏得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之時,換來的是起重·重工、船舶重工、大鋼、大化等一批老企業的“重生”。 今年一季度,大連發展勢頭更猛,步子邁得更快:完成生產總值553.6億元,增長16.3%;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9.6億元,增長37.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7億美元,增長127.7%。 大連之“強” 說“強”,其實說的是競爭力。無疑,從哪方面來看大連一直很“強”。 大連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發達,石油化工、造船、機車、大型機械、軸承等生產規模均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一。 大連是東北地區金融中心和外匯結算中心,擁有中外各類金融機構62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占三分之一。大連是東北地區唯一擁有外資銀行的城市,國際結算量占三省一半以上。 大連還是北方重要的對外開放窗口,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是東北地區對外貿易、吸引外資最集中的城市,全市外資企業11981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84家。 “十五”期間,大連市實際利用外資108億美元,年均增長17%以上,完成自營出口額448億美元,年均增長17.7%。國際大公司已經在大連建立了7家地區總部、15家研發中心和技術中心、9家物流中心。 與之相隨的,是大連海港、空港功能的疾速提升。去年,大連港貨物吞吐量超過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321.2萬箱,空港旅客吞吐量63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5萬噸。與15個國家和地區的85個城市通航,其中到日本航班每周40多個,平均每天6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日漸強悍、后勁十足的大連,卻沒有絲毫的自滿與懈怠。大連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再創新優勢,再上新水平,依托遼寧、服務東北、輻射東北亞,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 大連政府部門多位人士對此看法一致:大連的未來在于現代服務業、在于港航經濟、在于高新技術產業,這是締造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三駕馬車”! 人民路,一條非常有名的主干道。這里,聚集了大連最旺的人氣、最高的建筑、最多的商機。精致典雅的新老建筑里,現代商業、金融業、服務貿易業像陽光下的綠草一樣旺盛地生長;星羅棋布的廣場上,白襯衫、黑套裝的職業精英綻放出張張笑臉,構成一幅動人的城市人文畫卷。“這里將成為大連的中央商務區。”制訂《大連市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綱要》的發改委一位人士透露。 大連發展服務經濟,選擇的是金融、物流、軟件及信息服務、會展、現代商貿、文化旅游等八大領域,讓人感到非常之明確。其中,金融、物流兩大領域的具體政策已經出臺。發展服務經濟,大連還有兩個“不動搖”——堅持“總部經濟”、“樓宇經濟”不動搖,堅持服務“一個中心四個基地”不動搖。 大連市外經貿局人士介紹說,借助大外資、大外貿促動現代服務業上規模、上水平,讓大連備嘗甜頭。去年,全市現代服務業共吸收外資6.5億美元,同比增長209%,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29%,其中軟件服務外包占8108萬美元。現代物流領域,全球最大的物流地產商美國普洛斯進駐保稅區,投資額超過1億美元;文化旅游領域,總投資4億歐元的德國萊茵海岸項目成功落戶金州。銀行業領域,荷銀金融期貨亞洲有限公司在大連投資成立銀河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注冊外資現全部到位。目前,大連的銀行、保險、期貨、投資等高端金融服務領域利用外資格局基本形成。 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大連并不是因港而港,就事論事,而是把著眼點和發力點放在基礎環境配套上,全力推進港口、集疏運和物流體系建設。2004年以來,大連完成港口建設投資240億,新增泊位56個,30萬噸礦石碼頭、30萬噸原油碼頭和汽車碼頭相繼建成投產,新增港口通過能力1億噸,世界最大的30萬噸級浮船塢竣工投產,煙大鐵路輪渡、火車站改造、機場改造等一批支撐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完成。今年,一個新的30萬噸原油碼頭即將開工,全國第三個保稅港區大窯灣保稅港區,即將正式封關運作。 大連認為,一個城市的后續發展能力取決于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能力。如果缺乏危機感、緊迫感,按部就班、不緊不慢,勢必喪失良機。 2006年,大連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730億元,增長31.1%,占同期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高達46%。“十五”期間,大連全社會研發經費累計投入120億,年均增長25%,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9%。大連已被命名為“國家生物技術與醫藥產業基地”、“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動漫游產業振興基地”,同時又是全國唯一的“軟件產業國際化示范城市”。聞名遐邇的大連軟件園,是目前國內最具國際化特色、產學研一體、以對日業務為主的專業化軟件園和最具規模的BPO產業基地。 這幾年,大連還精心培育了一批戰略性科技產業。比如數控科技產業,形成以光洋科技、大森數控等為骨干的創新集群,大連機床集團連年在同行業中銷售收入位居第一;比如光電子產業,大連路明科技集團收購美國第三大LED企業AXT公司的資產專利,成為國內擁有世界先進技術的兩大LED骨干企業之一;再比如新材料產業,以傅氏雙金屬、圣邁化學、三科納米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推出一大批自主創新品牌;此外,珍奧核酸、美羅藥業、瑞澤農藥等,它們全部是“大連創造”! 大連之“美” 漫步大連街頭,你會看到這樣一幅廣告:假如大連沒有海,我還留在大連! 大連人深深熱愛著自己生活的城市,為什么熱愛?原因很簡單,因為大連在他們的心目中,草地是美的、建筑是美的、景點是美的,就連空氣都是美的。如果有誰說大連不美不好,保準有一群人圍上來跟他急。 著名作家蘇叔陽這樣描述大連:“走過大江南北,到過無數名城,大連給我的最深印象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我清楚地記得,在虎灘賓館欣賞夜幕降臨后的迷人景色,月光灑在平靜的海面上,傾聽海浪拍岸的聲音,沒有比這更浪漫的了……” 記者在大連采訪時,恰巧碰到“傾國傾城”中國名城大型電視推薦活動舉行,那幾天,在大街小巷聽到最多的就是:給咱大連投票了沒? “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大連,用她整潔精致的市容、迤邐秀麗的風光、特色獨具的文化,贏得了近600萬市民和無數四海賓客的心。 大連綠地美。從黃海大道到濱海大道、從疏港路到直達開發區的東北路,每一條主干道都是一條綠色走廊、一個帶狀花園。驅車駛過高架路,橋下是濃綠的花壇草地,極目向四周望去,視野中的綠影花意又迎著飛逝的汽車蜂擁而來,整個城市浮動在一片綠色的海洋中。 大連夜色美。入夜的大連流光溢彩,勝利廣場周圍燈火通明。街道兩側、店鋪門旁、樓座立面上,或圓形、或菱形、或方形或幾何變形,或紅或綠或黃或紫的霓虹燈,將如織的行人映照得五彩斑斕,令整個市區呈現在流光溢彩的氛圍中。這些霓虹燈或輪形轉動或星辰式閃爍,光的音符在夜空中跳動著,猶如一首首優雅的華爾茲舞曲。 大連建筑美。在大連,充滿奇異色彩的各式建筑比比皆是。當其他城市建筑還在追隨外墻瓷磚的時候,大連早已開始嘗試國際流行色的各種涂料,并用這種涂料的濃彩、想象的巨筆來描繪每一棟樓宇住宅。古老的中山廣場周圍,10個路口的每一棟建筑風格各不相同;在泡崖小區,數以百計的樓座外墻涂上了五彩繽紛的涂料,令本來冷意鋼筋混凝土的世界,頓時變成了絢麗多姿的幻想王國。 大連市民美。在大連你會發現“三少”——踩踏草坪的少,等車不排隊的少,隨地吐痰的少;相反,你還會發現“三多”——大連人穿著時尚的多、熱心指路的多、喜歡運動的多,文化的大連人或者說文明的大連人,與大連的青草綠地、整潔街道相得益彰,顯示出與發達國家城市相接近的市民素養。在星海灣廣場從事保潔的劉師傅告訴記者:“愛整景的大連人,本身就是一道風景。” 大連,美麗的大連、創新的大連、和諧的大連。短短四天采訪,記者耳濡目染的東西太多太多,而更多的,是大連對昨天的反思、對今天的打算和對明天的憧憬。這一切,已足夠我們反躬自省,好好深思……
《青島日報》2007年6月11日
標簽:廣東 曲靖 廈門 那曲 隴南 宜賓 那曲 南充
上一篇:Alsbridge評出10個具有IT外包潛力的中國城市
下一篇:KellyServices并購P-Serv進入大陸市場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