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軟件園銷售收入近1200億
已成我國重要的產業基地、出口基地和服務外包基地
【本報訊】(記者王曉晴)在全球軟件外包方興未艾的背景下,深圳以軟件園為主要平臺,有力承接這一國際產業轉移。記者昨天獲悉,深圳軟件園在促成中印合作的離岸中心運作成功的基礎上,正謀劃打造一個宣傳推介中國軟件服務外包品牌、促進國際軟件服務外包交易的平臺。
創建于2001年底的深圳軟件園,目前園區內企業總數超過500家,銷售收入接近1200億元,其中軟件銷售收入近700億元,軟件出口超過20億美元,現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軟件產業基地、出口基地和服務外包基地。甲骨文公司在園內設立“深圳軟件園甲骨文技術資源中心”,為深圳的軟件企業服務;為開拓軟件外包服務市場,深圳軟件園近幾年連續與美國GARTNER公司合作承辦“中國國際軟件外包交易峰會”,組織海內外買賣雙方開展軟件外包業務的集中交易洽談。峰會的舉辦,將全球產業界目光聚焦深圳,極大提升了深圳的國際知名度,樹立起中國軟件和服務外包品牌。
為打破軟件產業和服務外包的人才瓶頸,深圳軟件園從2003年起,便著手從戰略高度解決深圳軟件人才短缺的問題,提前做好人才培養和貯備工作。2005年,深圳軟件園“萬千百”國際創新人才培養計劃躍然而出,與跨國公司、高校、培訓機構等各方面合作,全方位開展高端人才培養。緊接著,深圳軟件園又提出利用印度公司培訓資源、合作開展軟件外包人才境外培養的設想,推出了“千名IT精英赴印度培訓計劃”;還與IBM合作開展大型機認證工程師培養計劃,到2007年3月共開設五期培訓班,招收學員近300人。此外,軟件園與瑞士聯邦銀行達成了開展“國際金融IT工程師(財富管理方向)”培訓項目合作協議,與日立簽約合作建立“深圳對日軟件和服務外包國際人才培訓基地”等。
接二連三的人才培養大手筆,有效促進了深圳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初步緩解了高端人才的緊張局面。目前,軟件園“萬千百”人才培養工程正穩步實施,深圳承接服務外包業務的能力有望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