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高級咨詢師 畢波
網絡服務外包即網絡代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它的產生和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和運營商網絡管理方式的演進是分不開的。電信行業的變革和轉型給網絡代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網絡規模擴展引發代維需求
首先從規模來說,電話(包括移動和固話)、寬帶的用戶規模不斷擴展,直接導致了通信網絡規模越來越大。而且整個網絡的層次變得更豐富、架構更趨于復雜。從技術上來看,技術不斷演進使得網絡的調整也越來越頻繁,這必然要求網絡要有一種很強的動態調整能力。總之,網絡維護工作今后的專業性要求越來越高,工作量也會越來越大,客觀發展的趨勢使得網絡代維成為一種必然。
其次從需求方來看,各大運營商都存在著代維方面的需求,一旦將來有業務范圍上的拓展,這種需求會越來越大,而且代維的主體也會越來越多。運營商對于代維的考慮,還有一個成本問題,合理運用代維有助于很大限度上緩解網絡運營的成本。如果能夠建立一種比較長期、穩定的代維合作,也可以提高網絡運營的穩定性和網絡的質量。
從技術能力上來說,一部分的代維公司已經具有很強的技術升級能力和更新換代能力,可以保障后期網絡的動態升級調整,這些都是運營商看待網絡代維比較正面的因素。不過從負面的因素看,運營商與代維商的合作關系還不夠穩定,一旦在競爭加劇合作關系破裂之后,容易造成運營商企業機密的泄露。另外,雖然網絡與業務分離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但現階段網絡與業務還是不能完全分離的,業務質量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網絡的質量,所以運營商在業務安全、業務質量方面還存在顧慮。
從代維企業現狀來看,目前的代維行業正處于一個大、中、小企業都并存的時代,企業的背景是國營、民營、外企都有。但現在代維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些集中化的趨勢,規模大、技術實力強的代維企業已經在競爭中占據了主導優勢,在未來行業的集中度可能會進一步提高。同時,很多的設備廠商和系統商都正在進入代維這個行業。隨著他們的加入,代維公司的種類會更加復雜,整體的供給能力也得到了增強。對于這種趨勢,一方面是代維市場主體的多元化增加了運營商的選擇,有助于降低代維的風險。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代維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技術實力不斷增強,那么它的談判能力也越來越增強。對于代維公司的合作管理,也將成為運營商將來網絡工作的一個重點。
三種主流代維模式
現在國際電信運營商采用的代維模式,無論從范圍還是從深度上來看,都比國內的運營商更廣、更遠。國際電信運營商的代維模式主要分為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全網運維外包,就是所謂的交鑰匙工程,從前期的網絡規劃到后來的建設和維護,都統一由代維商進行全部的承包。這個時候運營商就完全脫離了現在網絡的運營,主要是集中于業務開發和市場營銷方面的工作。從整個網絡的運維體系來看,運營商是網絡發展戰略的制定者,其他的都是由運營服務商來進行服務。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運營商可以節省較大的成本,同時由專業的運維組織統一進行維護,也能夠提高網絡的質量和效率。同時,在運營商對代維商進行考核的時候,業務劃分比較清楚,考核比較明確。
第二、三種模式都是對現場維護的執行層面進行外包。現場維護的執行層面進行外包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對整個執行層面的工作都進行外包,運營商除了掌握考核、網管、監控等核心環節,而其他的都交由代維公司,由他們承擔相應的工作。這種模式下運營商存在較大的成本優勢,有助于集中主要精力來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當然,這也同樣使網絡維護合作存在比較高的潛在風險。
另外一種是在執行層面上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分層,只是部分進行外包,可以看到,其實網絡運維的執行層也可以進一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是技術支援層面,還有網管考核層面和具體操作層面。這種模式只是在執行層最低的層面(即現場維護的執行層)進行一部分的外包。這種情況下維護成本雖然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但是降低的程度比較少。但這種模式的優勢是能夠保持運營商和設備商之間比較強的談判能力。同時因為在現場維護執行層面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進行運營商自維,另外一部分由代維公司進行,相互之間協調和管理的成本比較大,而且考核的主體比較模糊,對于網絡質量的控制其實是不利的。
總體來說,如果網絡運維處于一個比較成熟的網絡環境當中,有較大部分的代維外包是比較合理的。如果新的運營商如果進入到一個新的網絡當中,也可能采用新的網絡運維的模式。
中國應建立多層次代維體系
網絡代維行業的發展也存在一些障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市場準入問題。目前網絡代維還缺乏統一的行業準入標準和等級評定體制,這種缺失使得實力參差不齊的代維公司都存在于同一個市場。同時,對于網絡維護的標準問題,還沒有制定一個全行業統一的技術標準,對于網絡外包質量的評定和認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顯然,要建立多層次的代維服務體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代維服務體系的演進也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最先開始的應該是行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的過程。其次,代維公司應該加大和運營商的捆綁合作力度,提高代維行業進入和退出的壁壘。在提高進入壁壘之后,重點就應該放在產業的上游和下游的建設上,側重于增強網絡服務的差異化水平。最終實現的是能夠為運營商提供網絡運維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對運營商業務和運營提供支撐或者引導。
從代維項目上來說,也應該把一體化的發包和專業化的發包分開來。一體化的發包是在一定的區域內,把大部分的網絡維護工作由一家代維公司承擔,或者是幾家代維公司組成一個聯盟承擔。這樣可以降低代維公司的招標成本以及后期的協調成本,同時對于運營商來說也減少了管理的成本。但這樣帶來的后果就是這一家或者幾家代維公司對于該區域內的網絡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由它來統籌各項的網絡維護工作,合作的安全性風險就增大。所以一體化的發包方式適合作為綜合實力比較強的代維公司與運營商深度合作的一種產物。
而專業化的發包方式主要是把一定區域內的配套設備按照各個技術專業進行發包。這對于代維公司沒有特殊的要求,但是這種模式會增加雙方的管理成本,運營商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進行選擇,同時要頻繁地進行招標,代維公司也要不斷地進行應標、投標的準備,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應對突發性需求時效率也不夠高。同時,后期各個代維公司之間的協調全部都要依靠運營商,協調成本較大。這些都是專業化發包的劣勢。
代維企業應該加大整合和聯合的力度。一個是代維企業之間的聯合,加大行業內部信息的溝通和交流。當然還有技術研發,就網絡維護和新技術進行一定的探討、研究與優化。同時,代維企業也可以向上下游之間進行聯合和整合,以多種方式對設計方、建設方等上下游公司進行整合,在網絡接觸和溝通流程方面達成一致。這樣代維公司對于運營商來說,網絡服務的能力就增強了,而且相互之間的協調工作由原來運營商進行協調,轉變為由統一的聯盟來協調,無疑會更加高效、迅速。
同時代維企業也應該加強穩定性的建設。這里的“穩定性”包括自身企業的穩定,也包括合作關系的穩定性。自身企業的穩定性主要是擴大規模優勢,擴大品牌優勢,增強對運營商的吸引力,同時也要注意自身內部企業人員的穩定性,防止因為人員流失對維護工作形成沖擊。在合作關系的穩定性上,代維公司需要提高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爭取成為運營商核心的合作伙伴。同時要加大與運營商內部核心的契合程度,以捆綁協議等多種方式加大代維行業的進入和退出壁壘。
總之,中國電信網絡代維到現在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需要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來促進產業發展。
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