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廈門市市長劉賜貴在2008海峽兩岸經貿論壇發表演講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中央決定進一步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兩岸人民交流合作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借臺交會之機,海峽兩岸經貿論壇在廈舉辦,并以“臺商投資大陸20年:回顧與展望”為主題,具有特殊的意義。 廈門是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因臺而設”的特殊使命和對臺交流的特殊政策,使廈門率先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橋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自1980年國務院批準設立廈門經濟特區以來,廈門先后設立了海滄、集美和杏林三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并在承接臺灣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轉移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近年來,臺灣以光電、生物醫藥、新型材料、軟件和服務外包等為代表的新一波產業轉移中,廈門繼續走在了前列,形成了以友達、華映、明達為代表的光電產業集群,新引進了以點晶科技、西基動畫為代表的IT業,臺灣23個縣市中有一半的電腦同業公會加入了“廈門-臺北科技產業聯盟”。據統計,截至2007年底,包含第三地轉投資,全市累計批準設立的臺資項目3169個,合同利用臺資84.5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54.9億美元。在廈臺資企業經營狀況普遍良好,大批臺資企業每三年就要進行增資擴產。同時,一大批的臺資企業以廈門為基礎,成功實現了滾動發展和向外拓展。目前,臺資企業工業產值占廈門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0%以上,臺資企業出口額占全市出口貿易總額近一半,3/4的在廈臺資企業在內地其他城市有投資項目。 當前,一個海峽兩岸人民共同期盼的兩岸交流合作新階段有望到來。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廈門對臺區位優勢最為明顯,合作最具基礎,發展最有空間。廈門將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廈門視察時提出的對臺工作“三個有利于”的重要指示和國家“實施和充實惠及廣大臺灣同胞的政策措施,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設海峽西岸“科學發展先行區和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區”的部署,堅持以發展高端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建設區域性金融、物流、會展旅游、研發、文教中心為重點,因應形勢,積極探索,開拓創新,繼續發揮廈門緊密兩岸經貿聯系的“窗口”作用、臺商投資內地拓展市場的橋梁通道作用、特區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的“表率示范”作用,為打造兩岸在全球競爭中的新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作出貢獻。 著力建設服務兩岸“三通”的便捷口岸。去年,兩岸“小三通”取得突破,啟動了福建居民經廈門至澎湖旅游,廈金航線成功運送兩岸旅客67.7萬人次。廈門將繼續借助廈門在“小三通”的特殊地位,努力把廈門建設成為兩岸“三通”最便捷的口岸。一是積極爭取廈門作為兩岸直接雙向“三通”的首批口岸、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的首批口岸城市、兩岸雙向旅游的中轉地、兩岸郵輪觀光站點。二是繼續在簡便人員往來手續方面創造條件。三是發展廈臺航運,加強運輸物流合作。結合兩岸海、空港的軟、硬基礎,發展國際轉運中心,開展國際中轉、聯運業務。四是加快建設廈深、福廈、龍廈高速鐵路,與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區實現更為便捷的對接,延伸口岸功能,服務臺資在大陸全方位投資的趨勢和需要。 著力建設促進兩岸產業升級的服務平臺。一是政策平臺。整合現有港區、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的功能和政策,成為加強兩岸經貿合作的重要政策支撐。二是要素平臺。重點辦好現有的臺商投資區、臺灣學者創業園和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承接臺商投資、項目落地、產業轉移。推進兩地在光電、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生物與新醫藥等領域開展重點合作,鼓勵和支持臺灣企業在廈建立研發中心、營銷總部,融合并吸納大陸資源。三是生產經營和市場開拓平臺。利用臺灣企業國際化程度高和廈門生產服務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在制造業和服務業方面,推行“臺灣接單,廈門代工或廈門服務”的合作模式,在廈門建立生產基地,拓展互補、分工、合作領域,實現兩地的優勢疊加、合作共贏。農業方面,加強臺灣農業良種的引進繁殖,推進對臺花卉進出口市場、種苗研發中心、閩臺花卉產業高科技園等項目建設。以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為平臺,擴大臺灣農產品進口規模,改擴建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為臺灣商品進入大陸提供方便。四是積極承接以服務業為重點的產業轉移。優先支持與制造業相配套的金融、保險、證券、物流、會展、法律、會計、資訊等商業物流和一般工商服務重點行業。繼續辦好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對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等展會,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帶動力。 著力建設臺資臺商的溫馨家園。改革開放30年來,廈門始終堅持科學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3%,有70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家企業在廈門投資。繼2006年被世界銀行評選為投資環境大陸金牌城市之后,2007年被評為跨國公司最佳投資城市,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同時,還先后獲得聯合國人居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首批文明城市等一系列榮譽稱號,被譽為中國最溫馨的城市之一。廈門將繼續為在廈臺商提供優質、高效的行政服務,切實幫助臺商解決投資經營中遇到的困難,依法保護臺商的正當權益,幫助臺資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將繼續為居住在廈的臺商及其親屬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包括支持辦好廈門長庚醫院,安排好臺生和金門籍學生在廈入學,在就業、就醫、就學等方面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縱觀海峽兩岸20年來的交流合作,不論風云如何變幻,兩岸的經濟聯系愈趨密切,各個領域的交流蓬勃發展,人員往來大幅增加。兩岸交流合作,符合經濟全球化的大勢,符合經濟社會發展之規律,符合兩岸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愿景。衷心祝愿海峽兩岸的學術界、產業界,各位專家學者更加緊密地攜手起來,為實現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景而努力。
來源:在線國際商報網站
標簽:深圳 安順 黔南 河池 天津 西寧 福州 鶴崗
上一篇: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啟動浦東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
下一篇:選擇職業選擇人生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