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IT外包企業受累于美國經濟衰退,下個機會是什么?水務、再生能源、半導體還是軍工?
□記者 龔偉同
印度Wipro(惠普羅)公司董事長阿其姆·普瑞姆吉敢于夢想,哪怕是在別人看來不切實際的夢想。Wipro能從一家生產食用油的家族企業成為印度三大軟件外包服務公司之一,其中就離不開夢想的力量。當然,阿其姆·普瑞姆吉個人也因此由一個尋常的印度富家子弟躋身《財富》全球富豪榜。現在,他又有了新的夢想。
6月9日,Wipro正式發布消息,對公司管理結構進行重大調整,將其全球業務按5大地區進行重新劃分。調整后,Wipro技術公司和Wipro信息技術公司將終止存在,對外只有Wipro有限公司。這是一次亡羊補牢式的應變。5月底的《商業周刊》公布2008年全球IT企業100強名單,Wipro及其國內主要對手Infosys的排名都顯著下降——印度軟件外包企業嚴重依賴于美國市場,因而美國經濟減速對它們造成了明顯沖擊。盡管排名結果并非Wipro結構調整的直接原因,但不少分析師都認為該公司業績增長放慢確實值得警惕。
僅僅兩年之前,阿其姆·普瑞姆吉仍很樂觀地表示,四五年之內Wipro的年增長仍有望超過28%,而今年4月該公司公布的報告顯示,其第一季度業績增長降到了5年來的低點。突如其來的市場變化顯然大大出乎阿其姆·普瑞姆吉的意料。
但好在Wipro并沒有把雞蛋都放在軟件外包這一個籃子里。5月17日,Wipro表示將進入再生能源領域。該公司計劃利用在太陽能、小型發電機、生物燃料和地熱方面的最新技術,進行與各種再生能源系統相關的產品/服務的設計和開發。今年3月,通過收購Aquatech工業公司,Wipro剛剛進入水務行業。目前,該公司的業務主要包括IT、消費者服務、水力工程設計等。
顯然,這是一家善于抓住機會的公司。從食品油和肥皂行業進入電腦硬件生產,再涉足軟件外包,通過兩次重大戰略轉型,Wipro已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目前,軟件服務業務收入占Wipro收入總額的87% 左右,這雖然奠定了其印度三大IT服務外包巨頭之一的地位,但風險同樣也不容忽視。
Wipro當初進入軟件外包,其實是基于“高級打工”的想法。直到現在,其主要客戶仍然來自美國。美國經濟一旦有風吹草動,綁在美國企業身上的Wipro自然難逃亡唇之寒。另一方面,IBM、惠普等公司則正在大力拓展印度服務市場。在池塘還比較大的時候,從外面游來的幾條魚暫時還不會對原來的魚構成威脅。盡管如此,Wipro并無理由高枕無憂。以此次調整為契機,Wipro正在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加大對印度市場及亞太其他市場的開拓。
阿其姆·普瑞姆吉現在已經公開承認,軟件外包這塊蛋糕很美味,但并不是總有的吃。印度另一家軟件外包前三強公司塔塔就給了普瑞姆吉很多啟示;在軟件服務業務領域,塔塔不過是后發制人,但這個工業巨頭的利潤來源更多元,捕捉市場的快速應變能力或許并不是最強的,但后繼力和抗打擊能力都不是Wipro能夠比擬的。
新市場機會的出現使Wipro看到了擺脫不穩定風險的可能性。除了是被廣泛看好的再生能源領域和水務,Wipro還進入了半導體行業,并正在努力獲取印度政府批準涉足軍工行業。印度政府已出臺一項政策,規定如果外國軍工承包商從印度軍隊獲得的訂單金額超過30億盧比(約合4.8億元人民幣),必須有至少30%金額的零部件要從印度采購。Wipro認為,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該公司打算在印度為美國軍工承包商生產電子戰系統、雷達和模擬器。也許,再過一些年,人們已無法再在Wipro身上貼上IT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