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麗園路蒙自路口的上海首個服務外包園區———“智造局”,正式運作不到一年,已顯現集聚效應。記者昨天獲悉,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智造局”已吸引50家企業入駐,其中在國際國內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的“領袖級”企業7家,總部型企業3家;園區企業營業總額近6.5億元,預計年稅收超過3000萬元,單位面積產出相當于淮海中路一幢甲級商務樓的平均水平。高效的政府服務,是“智造局”成長的“硬支撐”。據悉,2010年世博會前夕,盧灣區中南部將興起十幾個像“智造局”一樣的產業園區,集聚更多高端服務企業,形成全市首個規模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各種各樣的專業服務商構成的服務外包產業,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智造局”就是一個集聚這類服務外包企業的產業園區。
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便捷的交通、暢通的資訊是優勢,但對于一家企業,落戶中心城區不得不面對人力、房租等相對高昂的商務成本。如何吸引并留住服務外包企業特別是高端服務企業?盧灣區想到了盤活區域內的工業廠房資源。
“智造局”由原先的紫光機械廠舊廠房改造而來,政府大膽“盤活”資源,成為一次成功的嘗試。政府相關部門鼓勵園區開發商按照盧灣現代服務業和服務外包發展規劃,高標準地推進園區的改造和建設,并努力降低入駐企業的商務成本。同時根據高端客戶的需求增加配套設施———建設電信級信息化機房、提供高水平的網絡服務和豐富的寬帶資源、提供雙路供電、完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在這里,我們享受到了‘乙級商務樓的租金、甲級商務樓的品質’”,不少入駐企業的負責人這樣說。
有效降低商務成本,幫助企業突破發展的"硬瓶頸"之后,政府部門想的是提升服務,為企業發展提供"硬支撐"。區外經委主任朱民現在有了一個新身份---首席聯絡員,職責是固定聯系十多家園區內的重點企業,定期了解需求,隨時幫助解決各類問題。前不久,剛入駐園區的一家知名策劃咨詢公司在稅收上遇到了一些問題,負責人致電首席聯絡員尋求幫助。幾小時后,相關職能部門的辦事人員就上門解疑釋惑,最后幫他們解決了問題。記者了解到,目前盧灣區政府20多個職能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都擔當起了這樣的"聯絡員",一旦企業遇到問題,就會盡快整合相關職能部門資源,第一時間為企業解決問題。此外,區服務外包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也已正式成立,建立了一口受理的"綠色通道",區政府22個職能部門協力為園區開發商和入駐企業服務。"智造局"的成功,探索出了一條利用工業廠房為高端服務業提供載體的新路。目前,盧灣又提出了迎世博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根據規劃,東起制造局路、西至魯班路、南到中山南路、北至徐家匯路,面積1.0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近20萬平方米的舊廠房將被盤活,陸續實施高標準改造,打造高品質的產業園區,為建設緊貼世博會址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提供豐富的載體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