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海嘯持續惡化,股市繼續暴跌,全球經濟低迷對企業的影響已顯現。從已公布的軟件板塊個股三季報預報中可以看出,企業平均凈利潤增幅在38%左右,與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報業績預報喜憂參半的情況對比來看,軟件股逐漸成為跌勢中的黃金股。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得益于軟件企業外包業務的快速發展,但目前外包業務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利因素,所以軟件企業一定要把握好內需市場的變化。
軟件板塊持續三周強于大盤
自雷曼兄弟宣布破產以來,軟件板塊走勢均強于大盤。雖然上周軟件板塊跌幅高達10.71%,成交量較前一交易周萎縮近四成,但大盤跌幅高達12.78%,成交量較節前最后一個交易周萎縮超七成。從個股走勢來看,上周軟件板塊個股分化較為嚴重,板塊中只有浪潮軟件(600756)、金證股份(600446)兩個股上漲,周漲幅分別達3.85%、0.16%;而湘油科技(600476)周跌幅則達22.57%。
在軟件板塊的33家上市公司中,截至9月27日,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的有12家,其中預增8家,預盈、預平及預降各1家。在業績預增的公司中,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速最高的三家公司分別是:欣網視訊、東華合創(002065)和青島軟控(002073)。
金融海嘯對軟件業產生“副”作用
全球經濟低迷對我國軟件企業的影響開始顯現。國家統計局10月10日發布的全國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三季度,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景氣指數為147.6,比二季度回落15.3點。但天相投顧分析師指出,鑒于我國信息化程度依然較低,未來我國信息化市場需求依然很大,預計我國軟件行業收入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會長張琪日前表示,用電量減緩回落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但電子業始終是一枝獨秀,前7個月銷售同比增長20.7%。她認為,軟件業機遇與挑戰并存,越是在經濟不景氣或高速發展的時候,軟件的應用和信息服務越能發揮作用。
相對而言,軟件服務外包一直是軟件行業的一個盈利熱點。專家認為,雖然目前的宏觀環境不如過去幾年,但企業對成本控制的需求在增強,這對于軟件外包業是至關重要的。而對于國際企業而言,它們考慮得更多的是外包企業的研發能力和誠信度。也正因為如此,大型的外包企業才能輕易地化解各種矛盾,接到更多的高端外包服務項目。
要把握內需機會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直接讓軟件行業站在風口浪尖上,尤其是對于以歐美業務為主要接包方的外包服務企業。人民幣匯率的提升讓很多中小外包企業舉步維艱。因為這些企業在收益上是以歐元、美元為單位進行結算的,而各種成本和支出是用人民幣結算,在這“一降一升”中,企業利潤嚴重縮水。另外,外部環境讓軟件企業“雪上加霜”。受信貸危機造成的經濟低迷影響,許多銀行和金融機構凍結了新外包業務的發放,這也影響了部分軟件企業的發展。
實際上,中小軟件外包服務企業確實正在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在大連高新區,已經有二三十家軟件外包企業自發組成了軟件“聯盟”組織,其發言人表示,人民幣升值已經吃掉了這些公司10%到20%的營業額,有些已經簽了合同的企業甚至100%的訂單都來自海外。
外圍市場的不利因素影響企業的發展,但內需市場成為軟件業最應把握的發展機遇。第四季度電信重組進入關鍵階段,各運營商面臨成本、競爭、人力等壓力將促使運維逐步向外包轉型。另外,國內企業對ERP的需求將加大,將為國內ERP廠商帶來較大的利潤空間,因為其擁有天然的本土化優勢和中小企業ERP市場的準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