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商務部外資司司長李志群在服務外包工作研討會上表示,在當前嚴峻的國際金融形勢下,可以“把服務外包作為一個新的機遇來判斷和推動”。
商務部表示,在當前全球面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時,對中國服務外包產業而言是個新機遇,中國政府已確定商務部為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主管部門,這是政府支持該產業的重要制度安排。
在這種大背景下,即將在西安舉辦的中日軟件及服務外包合作論壇無疑將就目前全球經濟環境對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產生的影響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展望,從目前趨勢來看,國內服務外包80%以上的業務均來自對日外包,因此對于西安而言,只要找準定位,發揮自身對日外包的優勢,將在未來全球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的大趨勢下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立足對日 放眼全球
西安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面臨新機遇
尋求外包錯位化發展
隨著全球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向中國的梯度轉移,2001年以來,西安、大連等城市就成為啟動中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從日本走向國際市場的實踐先鋒,中日軟件服務外包在西安的長期成功合作使西安成為日本發包方首選的國內承接城市之一。
盡管早早確立了對日軟件外包的戰略,但西安軟件業仍面臨著地區間的激烈競爭和挑戰,因此立足區域實際,走錯位發展之路是各地理性且必然的選擇,同時也可形成區域的核心競爭力,并逐步打造區域的軟件產業品牌。
縱觀陜西以及西安的產業發展特點,突出對日服務外包特色是西安實現錯位化發展的優先選擇,同國內其他服務外包重點城市相比,西安作為中國最具盛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中日歷史文化交流的長河中一直占據著主流。一千多年前,日本和唐朝的文化交流便是以西安為中心,日本人對西安的文化眷戀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歷史文化的淵源造就了日本企業對西安的獨特感情。如果說上海、大連發展服務外包是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而西安則源于自身的歷史文化淵源。
北京索浪公司西安開發中心總經理劉誠表示,西安擁有濃厚的歷史和文化沉淀,在日本人眼里,西安是中華文化仿古尋根的必去之地和樂居之地。隨著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西安不僅保留了歷史文化厚重的一面,同時現代化進程也在明顯加快,日本軟件服務外包企業非常愿意在西安進行投資興業。
在日本,京都是一個同西安非常類似的城市,保留著傳統的文化和底蘊,同時,京都又是眾多日本高科技研發機構的聚集地,傳統和現代在京得到了非常完美的融合。劉誠認為,西安目前的發展模式和京都非常接近,但整體規模又強于京都,長此以往,西安的這種錯位化優勢將成為擴大對日軟件服務外包才產業的倍增器。根據數據統計,目前,西安的對日軟件外包從業企業超過50家,從業人員6千余人,2007年實現出口銷售收入4000萬美元。
城市之爭 差異之辨
在西安對日外包產業的前沿地———西安高新區軟件園,在建立之初只有幾家對日軟件外包企業,從業人員僅100余人,憑借西安的人才資源優勢和成本的比較優勢,西安對日服務外包在短短的幾年時間便取得了飛速的增長。
人力資源豐富、教育機構眾多無疑是西安的對日外包核心競爭力的體現,西安擁有3000多所科研技術開發機構,40多萬專業技術人才,近百所普通和民辦高校,80萬人在校生,同時西安的人才流動率在全國一直處于較低水平,有助于企業對人才進行長期培養。索浪西安開發中心的劉誠表示,當初索浪選擇在西安建立開發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了西安具有豐富的通訊科技人才,同時人才聚集度遠高于北京、上海等城市,在西安招聘和培養人才更加方便,成本更低,因此,在西安建立開發中心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今年,眾多日本高校大學生來西安高新區考察實習時,都對西安軟件產業的發展表示驚嘆,認為在西安的這些優秀日本企業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這也證明了西安具有非常雄厚的人力資源基礎,他們非常希望有機會來西安的企業工作和學習。
除了人力資源的充沛,降低成本也是日資企業來西安發展考慮的因素,從去年到今年,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導致眾多服務外包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急劇下降,在北京、上海、大連、成都等地,高額的樓價讓服務外包企業面臨“前后夾擊”的窘境,因此,在人民幣匯率不斷上升的大背景下,軟件服務外包企業最佳的生存之道就是向低成本地區遷移,西安在成本無疑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西安的樓價在全國仍出于較低水平,根據IDC 2007年公布的信息數據顯示:在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職工平均工資中,西安市僅為廣州的80.1%,上海的72.4%、北京的70.4%、大連的82.1%,在這幾個城市中西安人力成本最優。正是由于這些優勢的吸引,今年到明年將有大量的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從東部向西部遷移,西安則是非常理想的目的地。
目前,西安軟件園內眾多的日本頂級軟件公司如日本FUJITSU、NEC、NTTData、Renesas、Yokogawa、ABeam、SORUN(索浪)、葡萄城等在園區內不斷擴大辦公場地,擴充人員規模,不僅得到本社的肯定,表示要加大投資力度,而且引起日本同行關注,紛紛派考察組來到西安。同時,軟件園企業與日本企業的合作項目和方式也越來越多,NTTData與北京用友強強聯合成立西安用友,西安裕日成為SORUN、葡萄城的重要協力伙伴,NEC與西安絲路的合作十分順利,這些企業紛紛表示,選擇西安是沒錯的。
承接全球產業轉移之勢持續
時至今日,西安已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全球服務外包產業高速發展過程中,西安通過對日外包所積累的慣性和優勢繼續承接來自全球各地的服務外包轉移。
據數據統計,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國離岸服務外包金額為二十億九千四百萬美元,中國目前服務外包的從業人員為二十五萬二千三百人,同全球高速增長的服務外包產業而言,中國服務外包產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其發展潛力仍然巨大,西安依舊面臨不可多得的全球產業發展機遇。
目前,占地600余畝配套設施完善的西安軟件園聚集700多家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形成了6萬多人的產業隊伍;即將投入運營的210畝服務外包基地;西安高新區正在規劃的5平方公里軟件產業規模發展區,所有的數字都在昭示:促進轉移與承接,努力打造中國服務外包之都,西安完全有能力承接來自全球的產業轉移和國內的二次轉移。
經過十年的發展,“西安軟件”與“西安IT服務”在海內外已經具備了一定影響力,西安被IDC譽為“理想的全球服務外包基地”;被日本NHK在其專題片「西安 永遠の都」中譽為引領“數字絲綢之路”的力量。在全球跨國公司基于市場、成本因素,將其機構和業務大量轉移和外包到印度、中國等這些發展中國家的趨勢下,西安日益成為跨國公司的首選,同時,許多已經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正在從東部沿海向內陸進行“二次轉移”。西安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巨大潛力,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可。除了日本企業,美國甲骨文、SPSS、賽貝斯、愛默生、新蛋、奧博杰天、HD、泰為科技、HOV、活躍網絡;德國英飛凌;加拿大北電網絡、Platform、站臺等40多家歐美企業進駐;臺灣地區有力新國際、研華科技、凌安電腦、無敵科技、普羅通信等;香港上市公司宇龍通訊設立酷派軟件;國內有華為、用友、金蝶、神州數碼、聯眾世界、龍旗控股、寶信軟件、平安保險等;一批優秀的本地企業日益壯大,如炎興科技、西電捷通、交大捷普、未來國際、西部世紀、華訊科技、三茗科技等優質企業集聚發展。
可以看出,西安的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借助對日外包長期積累的優勢和資源,通過放大自身的優勢,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等措施,逐漸在全球軟件服務外包產業中發揮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已經步入飛速發展的黃金階段,西安這座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之城,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吸引著世界向“西”的目光,正憑借在對日外包方面的優勢和積累,以此為支點,撬動全球服務市場的杠桿,迎接這來自國內外的轉移與承接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