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來的時候,銀行的第一件事就是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怎么做?答案就是服務外包,當然自己也可以做,但是自己做的話成本就太高,為了降低成本,服務就要外包出去。所以我認為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金融服務業的產值和規模只可能越來越大,不可能縮小。”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副首席執行官徐瀚在11月25日舉行的“新經濟形勢下的金融運營服務業”研討會上作上述表示。
與會專家同時就金融危機為我國金融服務外包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進行了熱議。德勤資訊公司高級咨詢顧問豐祖軍表示,一般會認為,金融危機的到來,讓一些決策者的計劃停頓下來,計劃發包的不發包,這種決策困境導致了負面的沖擊。長期來講,外包本身會降低成本,提高服務的專業化程度,成本有效性也提升了。從這個角度來講,越是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生存成為一個考驗的時候,對外包的需求越是會增長。在金融行業,流程外包,從流程本身來講,把它離岸出去,所帶來的成本節省可以達到40%以上。
根據工信部數據,三季度多數行業發展緩慢,而服務業逆勢上揚同比增長75%,外包服務增長幅度更大,而外包服務市場中,所占份額最大的兩大行業是金融和電信。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趙小凡表示,很多企業為了度過冬天,把非核心技術外包出去,外包行業大幅度減少用戶成本和風險,為企業度過金融危機起到重要作用。
優利系統中國區業務總監劉英杰說,現在按照所有的報告評估,到2010年以后,還是朝上走,也就是說,我們處于一個非常有利的機會,能夠獲得更大的服務,資源重新分配的這么一個時機。所以對我們來說,金融行業的外包服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而關于在金融服務外包中的安全問題,哈爾濱銀行科技發展部總經理代軍表示:關于外包過程中的安全因素我們也考慮好多,比如說我們的信用卡也是外包的,在這個過程中,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客戶的一些信息是要嚴格保密的。面向眾多的客戶服務過程中,我們不可能維系一個龐大的客服隊伍,所以我們選擇一個外包服務。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和管理手段來控制,因為銀行業是一個以穩健為基礎的行業,所以我們對整個的安全方面,是放首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