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哈爾濱樂辰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薛楊成了“空中飛人”,經常在哈爾濱市與歐美各大城市間奔波往返,洽談收購軟件公司、加緊引進技術人才。就在昨天,當記者撥通他的手機時,他又乘上了飛往韓國的班機,據說此行的目的是收購一家韓國IT企業?!拔椰F在迫切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化解全球性金融危機帶來的風險,盡力使局面向最有利于企業的方向發展?!薄盁o論從哪種角度來說,現在都是一個抄底的好時機!”在信號中斷之前,薛楊及時而清晰地表達了他的想法。
服務外包業整體患“感冒”
薛楊所在的服務外包業對國際經濟的“水溫”最為敏感。
哈爾濱是中國16個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涉足服務外包領域以來,目前全市已有服務外包企業80余家,業務范圍覆蓋通信、醫療、金融保險、地理信息產業等多個領域,僅2007年一年,總營業收入就達57.5億元。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在這一領域內攪起軒然大波時,哈埠的服務外包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記者從哈爾濱服務外包產業聯盟了解到,受金融危機影響,聯盟內60余家企業中已有7家主營金融領域業務接包的企業倒閉,其余企業的業務量也全面收縮,景氣指數迅速下降。不僅如此,在那些暫時未受波及的領域,接包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以承接美國保險理賠確認和美國市場調查為主業的哈爾濱嘉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曹杰夫告訴記者:“由于匯率的變化,企業年初簽訂的美元合同價格已縮水,利潤在無形中損失了許多。”
危機:一半是猙獰,一半是笑臉
盡管如此,整個服務外包行業的“士氣”卻并未如記者想象中的一派低迷。多位企業老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如同硬幣的正反兩面,危機與機遇常常伴生。在他們看來,這場金融風暴“一半是猙獰,一半是笑臉”,最終結果如何,完全取決于企業自身如何應對。
中國網通集團系統集成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志軍的話更是一語中的:金融風暴帶來的動蕩只是短暫的。對更多服務外包企業來說,挺過危機后,企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目前“受災”最重的金融領域為例,大量企業倒閉、重組后,必然面臨著海量數據和系統的重建,這預示著將有更多的外包業務需求隨之而來。他告訴記者:“我們企業要做的,一方面是調整自身業務和資源,做好‘過冬’的準備,另一方面要積極積蓄技術力量、人才力量,為適應即將到來的新需求做好準備?!?/FONT>
雙重“抄底”反守為攻
值得欣喜的是,在撲面而至的金融風暴之中,本地很多“眼疾手快”的服務外包企業已開始用適時開展“雙重抄底”、“以攻為守”的計劃實施著自我救贖與升華。
哈爾濱服務外包產業聯盟的發起者和主要負責人之一薛楊告訴記者,所謂雙重抄底是指“企業抄底”和“人才抄底”。他用南昌一企業不久前以1000萬美元資金收購市值10億美元美國企業為例,詮釋金融危機可能給哈爾濱企業帶來的機遇:在美國,今年全年企業和個人破產案例總數約達110萬件。眾多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上升,降價甩賣旗下資產成了這些企業不得已的選擇;在歐洲,有約3萬家中小型家族企業被認為難以躲過這場經濟衰退,等待并購;歐美股市暴跌,一些中小企業市值大幅下降;而隨著大量歐、美企業的倒閉,一大批有國外高等教育背景的專業人才失業……凡此種種,都是哈爾濱有實力外包企業千載難逢的機遇———尋找、收購那些有獨立知識產權或者市場渠道的中小企業,擴大海外市場;接收高質量人才,提高企業軟實力。薛楊更是加緊將其觀點付諸行動,短時間內,他已經“鎖定”了一家美國企業和一家韓國企業,具體收購細節正在逐一落實中。
與薛楊同時行動的還有哈爾濱蘭諾數碼有限公司的掌門人。該公司副總經理李繼榮告訴記者,蘭諾一直以自主研發為主,所研發的地理信息航測軟件在全球同行業中是佼佼者,并不受金融系統的左右。反倒是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美一些同類企業員工大批失業,蘭諾的總裁因此更加頻繁地往返于中美之間,希望低成本吸收一些美國“下崗”精英,為企業新一輪發展儲備力量。
有些企業利潤蒸發了,有些企業自身蒸發了,金融危機的“猙獰”一面大抵如此,但在一些企業走向末落的同時,另一些正在崛起,“猙獰”之下的笑容,終將為他們而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