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消息,昨天,成都市高新區聯合麥肯錫共同發布了成都天府軟件園口號“創新@成都”,高新區管委會領導表示,成都已經把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列為戰略性產業,有決心和信心發展好軟件服務業。
之所以選擇“創新@成都”,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彭壯壯解釋,主要是強調成都天府軟件園的國際化視野,突出成都軟件產業發展的地位。
彭壯壯表示,全球外包產業可離岸外包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而目前已實現600億美元,僅占12%,因此還有巨大的規模和上升空間。而成都不僅本身具有較好的成本優勢和人才優勢,而且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國際軟件公司前20強有11個入住了成都,僅次于北京上海。成都也決心將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相結合,建設天府新城。這些因素都將附近成都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傅學坤坦承,目前的金融危機確實對高新區700多家軟件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行業景氣度下降,不過該影響是間接滯后的,不會危及行業發展。
傅學坤稱,全國200多家軟件園質量參差不齊,大都只注重硬件投資,而成都天府軟件園則更注重軟環境的建設,在政策、法規、人才和公共軟件技術支持、平臺及渠道等方面進行完善的考慮。“我們要差異化競爭。”傅學坤強調。
在人才方面,傅學坤透露,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成都高新區已經明顯感覺到人才供給量增大,目前的就業形勢給高新區帶來人才聚集,許多國外人才也回流成都。此外,成都高新區也計劃效仿西安高新區,在產業發展需要的國外相應城市設立辦事機構,充分和國際接軌,幫助產業發展。
同時,高新區委托麥肯錫對成都軟件產業發展進行研究。研究報告已經出爐但暫未對外公布,據透露,報告內容超過1000頁,對軟件產業和高新區發展進行深入研究,為高新區下一步的規劃發展提供研究依據。
根據高新區提供的部分資料,麥肯錫對成都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雖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對使行業發展出現短暫困難 ,但外包服務業抗衰能力強,未來前景廣闊;二是利用災后重建契機,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建設通信產業等優勢產業集群;三是建議適當擴大政府支出,加速天府新城建設,打造基礎設施,釋放城市信息化內需,換取國際領軍企業投入成都;四是加大其他抗衰退產業如生物醫藥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力度,和服務外包產業形成協同效應;五是抄底海外資產和人才,整合本地企業資源,對合適的海外資產進行投資和合資。
成都高新區將根據麥肯錫報告的結果和建議,對未來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進行規劃。
今年10月,印度一家IT外包研究媒體評選出2008年全球服務外包新興城市50強,成都首次躋身其中,排名第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