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當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又提出要“努力擴大服務出口”,最近到地方去,無論是地方同志還是我接觸的學者,很多人都在問,這個服務貿易司,服務貿易到底是干什么的?和服務也業,和服務外包到底是怎么回事。實際上我看人們在這方面的理解上,在概念上,在實際操作中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也有很多需要明確的問題。
服務貿易這個概念不像貨物貿易,應該說貨物貿易三百年前從仲商組織提出來,近三百年才把這個理念提出來,對它的理解消化,還有一個過程。國際上服務貿易的說法很多,但大家講得比較多的都是講世貿組織對于服務貿易的各種模式,MF等對于服務貿易都有一種說法,現在說得比較多的就是世貿的形式,我們在世貿談判時主要也是圍著這四種形式談,當然更多是談四種形式的商業頻站,因為它帶來市場直接的改進和操作。
對于服務貿易,從國際上六大組織和國內操作來講,一般把服務貿易概括為:居民和非居民之間提供的貿易,在國際收支上,BOP的概念,跨境一般提供這種服務,出國留學,外國人入境旅游等提供的服務。另一種是通過本國境內的外國附屬機構提供的服務貿易,這就是世貿組織說的商業頻站,通過直接設立分支機構的形式提供的服務,一般來講國際上理解的就是這兩大含義。
如果從跨境上來說,我們簡單舉個例子,跨境,現在大家可以在北京看到號稱世界上最新設計的展示,鳥巢工程,鳥蛋,還有中央臺這個“鳥腿”也出來了,斜塔,國際上有比薩斜塔,建筑真正蓋成斜的是很少的,國內現在新的展示很多。但大家看,這些設計基本都不是我們設計的,都是進行國際公開投標,國際上的設計大師設計的。比如國家大劇院,這個大家很清楚,這是誰?這是法國的設計師設計的,他不光設計了我們的大劇院,法國戴高樂機場也是他設計的。大家知道前幾年還掉下來砸死了幾個人,這就是他設計的。大家看,國內的國家大劇院是法國設計師為我們設計的,我們說這是外國給我們中國提供的服務,這叫跨境服務,BOP,服務貿易,他為法國機場提供設計,這很清楚,為本國提供的時間,這本身就是一種本國之間的服務業,就不是服務貿易的概念了。
再一個商業存在,這個更好理解了,一說到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比如前一段時間我到天津,他們說你到天津去看看狗不理,你搞服務貿易的,看看狗不理是不是服務貿易,狗不理從國有變成民營經營,老板說了,我現在要搞連鎖,在全國發展連鎖,我問你們去不去國外發展連鎖呢?他說我們正在考慮準備去。大家看看,狗不理,不管是國營還是民營,投資的主體是中國本土,服務的對象主要是中國的本地居民,當然外國人也去品嘗了。大家再對比一下麥當勞,麥當勞是美國企業,美國的公司到中國設立企業,向中國居民提供服務。從這一點上判斷,要從服務貿易的理論上來看,麥當勞就是跨境設立商業存在,這就是我們說的服務貿易,直接設立商業存在。狗不理在國內怎么做連鎖,也就是國內的餐飲業,國內服務業,大家都可以這樣做一個區分。
在這里面現在我們要理解,我們講服務業,講三產業,包括和服務貿易怎么區分開,不管是服務貿易還是三產業,這都是一個概念,現在國內同意,但學者可以區分,三產業、服務業從不同角度來看有一定的區別,但一般來說都是同一個意思。服務業也好,三產也好,都是境內發生的服務,投資主體、服務對象都是境內;服務貿易的核心就是跨境,我覺得這點上大家要把握清楚,或者說通俗一點,服務業能進入國際市場,走到國際上去,那就是服務貿易,我覺得這也是很好把握的。
所以我個人理解,這兩天我們研究服務貿易,我個人有這樣的體會,服務貿易是服務業更高級的表現形態。教科書里找不到這句話,但我這樣理解。大家看服務業,如果僅僅在本地區、本城或在本國領土內轉,你說你怎么發達,走不出國門叫什么高級呢?只有行銷國際,像花旗銀行,像沃爾瑪,行銷全球,那我們才說你是高水平的。所以說服務貿易本身在經濟全球化、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是服務業更高水平的展示,我可以說服務貿易是服務業更高級的表現形態。你說它的內在關系,就是這樣,脫離不開的,服務貿易就要靠服務業的發展,沒有服務業沒有服務貿易,但如果僅僅停留在服務業的水平,那肯定也不行。
當然世貿對服務貿易有很多說法,分類,12大類,160多個部門,我們去世貿談判,就是按每一個具體小項談,160多個部門一項一項談,我回憶93年時我就去外貿談,那時候我在外資司,就談服務貿易,就是談市場準入,商業存在,讓你進來。
現在為什么要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我覺得這是有它的客觀必然性的,首先我講一點理論上的理解,在座的有很多專家教授,包括對服務貿易很有研究的。對于服務貿易,現在理論上到底怎么看待它,我看學界有分歧,大家說,貨物貿易理論很清楚,比較優勢理論,三百年來公認的,誰都不能對它提出質疑。服務貿易,有的學者說,沒什么理論,比較優勢理論不適用你,我個人理解,服務貿易之所以能在全球迅速發展,服務貿易能夠形成、發展,是有它的客觀必然性的,它內在的必然性是什么?之所以能夠進行貿易上的交換,所遵循的仍然是比較優勢,只是表現形態不同。過去我們講貨物貿易。那你說大衛里加圖講的,交換,勞動形態很容易展現,服務這種形態比較隱蔽,但交換還是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最后才能形成交換。這個不多討論,我想很多學者能在這方面做很好的研究,這是非常前沿也是非常需要的,現在的很多研究還很不到位,需要理論上進行說明。
另外服務貿易本身也是科技發展,國際產業分工,是科技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說科技革命引發了世界產業結構的改變,可以說是服務業不斷地提升。我們看人類的幾次工業革命,實際上就是科技發展使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而工業本身也在不斷提升,過去我們講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以至于到現在講的信息化,各種說法都有,也有學者講,七十年代搞硬件,八十年代是軟件,九十年代就是信息通信網,到二十一世紀就進入創意了,創意更不能講是工業了。所以科技發展本身就使服務業不斷地遞升。
現在大家熱談“世界是平的”,實際上世界是平的不就是科技發展史,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交換形式發生了轉變。這里面體現為國際上現在科技的發展,使服務業在整個經濟中的地位不斷上升。